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临床分析

ID:9635392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临床分析_第1页
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临床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临床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期主要死因之一[1]。据报道,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中,颅内出血占12%~19%[2],存活者也往往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给患儿和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可见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1997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58例,男32例(55%),女26例(45%);早产儿31例(53%),足月儿24例(41%),过期产儿3例(5%);阴道分娩38例(66%),剖宫产2

2、0例(34%);有窒息史48例(83%),产伤15例(26%)。1.2临床表现青紫10例(17%),呼吸不规则9例(15%),呼吸暂停7例(12%),烦躁易激惹20例(34%),嗜睡、反应低下12例(21%),惊厥10例(17%),肌张力增强6例(10%),肌张力低下12例(21%),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5例(9%)。1.3检查结果58例均行头颅CT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38例(66%),脑室内出血5例(9%),脑实质出血3例(5%),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实质出血12例(21%)。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20例(34%)。1.4治疗与转归1.4.1加强护理护理措

3、施有:(1)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2)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头中位或右侧卧位;(3)保暖,维持体温恒定。1.4.2支持、对症治疗治疗措施有:(1)抗惊厥治疗:首先确定引起惊厥的原因。由低血糖、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等引起的立即纠正代谢紊乱。一旦确定惊厥不是代谢紊乱引起,用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安定等。原则上选择一种药物,剂量要足,或两种药物交替使用。用药期间经常监测药物浓度,用药后密切观察,以惊厥停止、安静入睡、呼吸及心律平稳、掌指弯曲有一定张力为度。(2)脑水肿的治疗:合理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药物,控制液体量每日60~80m

4、l/kg,并根据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及尿量、体重变化进行调整。(3)恢复脑血管灌流量:静滴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开始时用小剂量,渐增大用量。(4)改进脑细胞代谢:选用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细胞色素C、ATP、辅酶A等。(5)控制出血:肌肉注射维生素K,输新鲜血浆或全血,选用维生素C、止血敏或6-氨基己酸等。经上述吸氧、止血、止惊、降低颅内压、神经营养等治疗,治愈47例(81%),自动出院5例(9%),死亡6例(10%)。23例患儿出院后复查,其中18例发育良好,智力正常,无近期后遗症,5例合并神经系统后遗症,癫痫2例。2讨论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因缺氧或产伤

5、引起的脑损伤,早产儿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ICH临床症状及体征可不典型,尤其是早产儿。58例患儿中,5例缺乏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仅有口周轻度发绀、吃奶少、哭声弱等表现,如不行头颅CT检查临床很容易漏诊。因此对有ICH高危因素的患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出生2天后行头颅CT检查,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ICH与窒息、产伤密切相关。58例患儿中有窒息及产伤者分别为48例、15例。窒息的因素,如脐带绕颈、胎盘早剥都可导致窒息,以早产儿多见。因窒息而缺氧缺血可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破裂出血。产伤以足月儿多见,因胎头过大、头盆不称、急产,使高位产钳和吸引器

6、助产使胎儿头部挤压变形而导致大脑镰、小脑天幕撕裂而引起硬脑膜下出血、大脑表面静脉撕裂,常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他因素:如快速输入高渗液体、机械通气不当、凝血因素不足,也是引起出血的原因。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新生儿窒息是减少HIE的关键。ICH常与HIE同时存在,其预后与HIE的严重程度有关。6例死亡病例中,2例为单纯脑室内出血,其余4例合并重度HIE。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5例患儿中,2例为脑实质出血,其余3例也合并有HIE。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好,治疗2周出血可全部吸收,无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产伤和缺氧史,临床表现兴奋和抑制症状

7、交替出现,头颅CT是诊断最重要的依据。经合理的治疗,一般认为足月儿、急性缺氧、20minApgar评分正常,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小的情况预后较好;早产儿、慢性缺氧、Apgar评分过低、脑室出血伴脑室扩大预后较差。因此,预防颅内出血病因、避免围产期的不良因素、应用CT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