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

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

ID:9635545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_第1页
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_第2页
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_第3页
资源描述:

《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写作议论文,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诸如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等等。这些要求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曾几次予以介绍,对于这些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否则,就会走向极端,陷入理解误区,犯教条主义错误。笔者认为,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个:一、“观点正确”排斥“言之成理”。写作议论文,首先要求观点正确。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列主义科学真理。如果一篇议论文,观点有严重错误,那么,这篇文章也就无价值可言了。上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一条

2、:观点有严重错误的,只能属五等文。这一严格规定,旨在强调观点正确的重要。强调观点正确的重要,一旦走向极端,就会陷入这样的理解误区:对某一问题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见解,其中一个正确,另一个必定是错误的。其实不然。比如199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给学生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学生选出一个观点,写一篇议论文或发言稿。对于这两个观点,我们能否说,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必是错误的?不能。前者侧重讲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后者侧重强调人的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这两个观点都符合马克思主义“外因

3、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一原理。对于这类作文,不管学生写哪一题,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令人信服就行了。类似这样的观点还有:开卷有益/开卷并非都有益;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未必成;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由此看来,我们通常强调的言之成理与观点正确的要求并不矛盾。二、“观点鲜明”不允许全面辩证地论述问题。议论文的观点不仅要正确,还要鲜明。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是议论文的大敌。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往

4、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先论证一番自己的观点,后又用“但是”一转,作出相反的议论,否定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文章,读者看了不知所云。但是,我们强调观点鲜明,并不是说,通篇只能说支持论点的话,不能越雷池一步。有时为了论述的全面辩证,就需要从与自己的观点相反的方面去阐述。例如,一位学生在论证“近墨者未必黑”时,有这样一段论述:“我们承认,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的。肮脏的环境是只大染缸,会使人不知不觉腐化变质。孟母择邻,就是因为她看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报上不时登载,有些国家干部,本来很廉洁,后

5、来在改革大潮中,受到社会上坏风气的影响,由受贿到索贿,最后锒铛入狱。这可算是‘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了。但是,因此断言‘近墨者黑’就绝对化了。这些‘近墨者’变‘黑’,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意志薄弱;对于意志坚定、品质高尚的人来说,再‘近墨’,也‘黑’不了。”这一段论述,讲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似乎拆了自己的台,但其实是更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还使论述显得全面辩证,不陷入片面性。由此可见,论述中注意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与“观点鲜明”并不矛盾。三、“观点鲜明”即篇首提出论点。不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升考指导时

6、,反复强调,写议论文要开门见山,篇首亮出论点,以为这样才能给阅卷教师留下个“观点鲜明”的印象。其实这是对“观点鲜明”理解的又一个误区。首先,观点鲜明的文章不一定要篇首提出论点。有的文章,以一则故事、一副对联、一个比喻作为话题,自然引出论点。这样的开头,不仅可使观点鲜明,而且还避免了篇首亮观点给人的突兀感,这比篇首亮观点效果好。其次,篇首亮观点的文章并不一定观点鲜明。观点鲜明,不仅表现在开头,还表现在整个论述的过程中。如果论述中模棱两可,或偏离中心,这样的文章,即使开头亮了观点,观点也不鲜明。四“叙

7、事简洁”即要用概括事例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引用事实作论据证明观点时,我们要求叙述简洁,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那个侧面说清楚就行了。这与记叙文要求叙事具体生动正好相反,这是因为议论文重在议论,叙事是为议论服务的。例如,唐tāo@①的《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在论述“作家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笔头:向生活吸取,从人民的口头采集”这一观点时,是这样叙述论据的:“普希金跟他的奶奶学习语言;列夫·托尔斯泰一接触到民间语言,便写信告诉斯特拉霍夫,立意改变自己的文风和语法;契诃夫和客人谈话,听到

8、句把有趣的谚语,总是要求对方再说一遍,然后拿出小本子把它记下来……”作者并未具体叙述普希金如何跟奶妈学习语言,列夫·托尔斯泰如何写信,契诃夫如何记录有趣的谚语,只是三言两语地概述,但能证明观点的事实说清楚了,就能很好地证明观点了。但是,我们强调叙事简洁,并不是要求用概括事实,相反,我们认为具体事实比概括事实更有说服力。还看上例,相对于“古今中外不少著名作家都是靠向生活汲取,从人民的口头采集,丰富了自己的笔头的”这一概括了事实而言,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例子,就属于具体事例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