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D:963755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由此而产生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辽阔的西北土地上,由于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了农业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1-4]。为了寻求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振兴中华民族经济,消除贫困,促进东西部经济共同繁荣,现就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1西部地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2、  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甘肃、宁夏、陕西、内蒙、新疆、青海12个省(区)市,全区土地面积686.75万km2,占全国的37.8%,人口约3535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28.3%,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500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的86%。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按地理生态特点,可划分为5个生态区,即西北干旱风沙盐碱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风沙区、青藏高原冻融低温缺氧区、四川盆地水土流失洪发区、云贵高原水土流失石漠化区。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石油和矿产资源在全

3、国有明显的优势。为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地处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区,≥10℃的积温4500~7000℃,年降水量750~1600mm,物产丰富。西北几个省大部分处于温带或暖温带,年日照时数为2500~3400h,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贫困地区。2011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仅105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70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4%,特别是武陵山区的酉阳、秀山、彭水、黔江和秦巴山区的

4、域口、巫溪、巫山、云阳等县农民纯收入仅5000元左右,基尼系数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目前广大农村牧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仍处于落后的农牧业经济状态,尚有20%的人口温饱问题未解决。  2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2.1水资源匮乏,水土污染严重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滞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水资源匮乏,全地区水资源总量约为4873.5亿m3,占全国雨量的13.7%,由于降水时空组合错位,分布不均,90%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年平均降水400mm以下,黄土高原平均

5、水资源仅630m3,不足全国平均的1/4,宁夏人均水资源只有187m3,甘肃定西地区6个县只能靠水窖储蓄雨雪水供人畜饮用,由于水资源逐年减少和全球气温增高,导致湖泊干涸,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我国著名的罗布泊内陵湖,100多年前湖面3000km2,现已全部干涸,玛纳斯湖、艾丁湖、博斯腾湖已先后干涸,新疆湖泊总面积为7900km2,现在有1/2以上湖泊干涸,因工农业争水,造成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林大片死亡。西部地区不仅水资源缺乏,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黄河龙门至三门峡

6、河段水体污染严重,鱼草不生,嗅气难闻,水体污染加剧了西部地区水资源危机,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2.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西北地区林业用地1.39亿hm2,占全国52.8%,森林覆盖率只有12%,除西南几个省外,有的省市覆盖率太低,青海省森林覆盖率<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79%,宁夏回族自治区为1.45%,黄土高原秦汉时期森林覆盖率60%,现在下降为6%。由于森林植被遭破坏,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目前西部水土流失面积104.5万km2,水土流失率15.5

7、%,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5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50万km2,土壤侵蚀数≥5000t/(km2a),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数高达3万t/(km2a),每年从三门峡输入黄河的泥沙16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地退化盐渍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陕西、甘肃、青海3省人均粮食徘徊在280kg,人民生活极为贫困。  2.3土地沙漠化、石漠化扩展  我国是世界沙漠化严重国家之一,据国家林业局公布,2011年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173万km2,占国土总面

8、积的18%,受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内蒙古沙漠化面积达到65万km2,占全国沙化面积的25%,在西部由于水、植被稀少,牧区超戴放牧,鼠害肆虐,草场退化,沙源增多,土地沙漠化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1500km2,扩展到3300km2。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已扩到33万km2,使绿州面积逐年减少,出现沙进人退、赤地千里荒凉境地,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遏制,西部有的城市和地区,可能出现古埃及、巴比伦文明的中断,尼雅等古国和我国新疆楼兰在地图上的消亡等类似的情况。土地沙漠化后,在风蚀作用下,导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