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原因探析

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原因探析

ID:9637581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原因探析_第1页
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原因探析_第2页
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原因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原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原因探析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原因探析网络新闻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引发了信息领域天翻地覆的变化,是继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网络新闻不仅快速、便捷,而且信息含量大,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由于各种虚假报道层出不穷,网络新闻失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受众对新闻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探究网络新闻传播失真的原因,对于维护网络新闻的真实性、确保受众的信任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新闻传播失真现象  无论是传统新闻还是网络新闻,真实性都是其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人

2、们看新闻,是为了了解事情真相和始末,但是据《新闻记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新闻媒体中,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最低,每年的十大虚假新闻榜中,至少有一半的虚假新闻最初来自网络,而榜上有名的所有虚假新闻将无一例外地会在网络中广为流传,网络媒体成为虚假新闻的重灾区。像2013年最典型的以长春老人菜场晕倒,178人无视跨过,仅1人施救为标题的一则新闻,这则新闻由《新文化报》报道,新闻一经发出便引起了轰动,178:1的比例引发网民发出人情冷漠、世风日下的感慨,甚至很多其它媒体未经调查就相继进行转播。后来经过《人工日

3、报》以及新华网等媒体的调查,证实这是一则虚假新闻,视频是经过剪辑处理后再被放到网上的。而《新文化报》的本意是为了将热心施救的白衣女子与冷漠的行人进行鲜明对比,以此来炒作白衣女子,并策划了找寻白衣女子的新闻。由此可见,炒作之心使其违背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出虚假报道吸引眼球。类似这种虚假报道屡见不鲜、数不胜数,像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人喂饭、温州乞丐流浪9年回家获700万拆迁补偿、本文由.L.收集整理铁道部谋划册立三大集团等等,各种网络新闻混淆视听,让人难辨真伪,容易引起社会混乱。  二、网络新闻传播

4、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网络媒体间恶意竞争导致  有人把我国网络媒体戏称为复制和粘贴,实际上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很  多网络媒体为了片面追求时效性,往往将道听途说的信息稍加编辑便发布到网上,以抢占先机,聚集人气;甚至有的媒体对于其它网站的报道不去调查和证实,而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进行二次转载,像上文提到的老人晕倒事件,很多媒体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进行相继转播,以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和知名度。这些媒体既没有对事情进行全面调查,也没有对制作环节进行严格监督,或者断章取义,或者有头无尾,媒体间的恶意竞争导致虚假报道屡

5、禁不止。  (二)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素质参差不齐  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新闻传播主体比传统媒体要广泛得多,任何网民都可以成为网络新闻的传播主体。这些人当中,有的是专职新闻从业人员,有的是一般网民,由于这些人的文化程度和道德水平高低有别,使得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传播网络新闻时,很多网民由于缺乏新闻专业的基本素养,在匿名信息的掩盖下往往带着个人泄愤情绪,利用网络媒体随便发表个人言论;而有些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为了节省时间,不进行深入调查,就将并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稿子直接进行编辑和发

6、布,甚至有的人在制作新闻时夹杂着个人思想,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看法有失偏颇,不具有权威性,容易给人以虚假感,严重影响新闻的公信力。  (三)追究查处和监管力度不够  林林总总的网络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关部门的监管和查处力度不够。像上文提到的深圳最美女孩给乞丐老人喂饭事件的始作俑者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副社长郑小红,以传播正能量为借口,最后以发布一条简单的致歉声明草草收场。对于虚假新闻,很多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没有产生很恶劣的社会影响或者影响不大,无伤大雅,不必认真追究

7、,而对于影响稍微重大的虚假新闻,也只是仅仅以道歉或者声明的形式进行处理。  三、维护网络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建议措施  (一)网络媒体角度:树立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作为网络媒体,单纯依靠虚假炒作来提高点击率,并不能一劳永逸地保住知名度,相反,在真相被揭露时受到的打击将会更加惨重,多年打造的信誉有可能就会毁于一旦。因此,要真正提高网络媒体知名度和点击率,必须本着新闻专业主义理念,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规范审核程序,对从业人员进行合规教育,立志打造出品牌网站。而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按照要求严格审稿,在发布信

8、息时保持公正、客观的立场,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不夹带个人情绪,让事实说话,以身作则维护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二)网民角度: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网民既是网络新闻的受众,同时又是网络新闻的传播者。作为普通网民,应充分意识到传播虚假新闻的危害性,不仅会引起受众的不满,而且长期下去最终会影响到自己的言论自由。由于网民的双重身份,因此一方面应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刻意跟风转载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为建设和谐网络贡献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