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羲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ID:9638149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羲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_第1页
羲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_第2页
羲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_第3页
羲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羲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羲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互联网在给高校学生带来便捷信息服务的同时,也给管理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为本,突出主体性;注重队伍建设,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进入21世纪,网络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网络具有宣传速度快捷、言论自由开放、影响范围广

2、阔的优势,在文化、信息、价值观念等的传播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网络的特点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通过网络开展互动的交流沟通,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已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1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1.1对培养大学生优良道德修养的形成产生挑战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世界,它打破了物理空间的概念,信息传播方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逐渐脱离家长、学校乃至国家政府的控制,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网上会聚交织。网络信息的不可控性使网络

3、在充当信息宝库的同时,也充当了信息垃圾场的角色。大学生可塑性较强,大量负面信息的影响会阻碍其思想修养的提高和发展,妨碍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1.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生主体地位面临挑战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和法治观等教育。在现实环境中,传播权与话语权掌握在教育者手中。但在网络中,信息传播方式是即时、交互、隐匿、开放的,网络用户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网民。  网络时代信息的开放性,使学生可以方便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实或虚

4、假的信息,教育者已经没有“先知先觉”的信息优势,有时候面临劣势的境地,甚至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计算机教育,想在网上获取更多的信息比较困难。因此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教育者所说的东西学生早就知道,而学生嘴里蹦出的新名词和新鲜事却是教师闻所未闻的,这不能不说是教育者的尴尬。  1.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更加复杂化  以往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通过言行比较容易被察觉,教师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但是,当学生通过网络来表达思想感情时,就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极

5、大的难度。由于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各自的代号而非真实姓名上网,教师无法知道究竟是谁在发表意见,自然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正是由于网络信息的不可控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趋于复杂化。  1.4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网络信息不断变化更新,对于好奇心强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一些自制力较弱的大学生,易对电脑产生过度迷恋。一份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几乎有79%的被调查者有网络成瘾倾向,其中,在国内有70%左右的大学生上网的直接目的就是聊天、玩游戏。在这种现状下,“互联网络综合征”成了一种新

6、的心理病症,一些学生长时间使用网络以获得心理满足或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的人会因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畸形,导致行为方式怪异,与社会格格不入。这种由迷恋上网到自我封闭再到人际关系淡漠的人,最终自然形成心理疾病。    2网络环境给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优势    2.1为思想调查与动态分析提供方便  网络信息之丰富,已超出了世人的想象,因特网作为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不仅有丰富的资料可供查询,还可以大量收集和发布信息。大学生在网络上耕耘和思索,如同沐浴和搏击在知识与信息

7、的海洋,享受着灵魂和精神的大餐,这也为他们更好地接受最新的人类精神财产,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极大的可能。  2.2有利于及时收集和迅速传播健康的价值取向  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复制性、共享性、实时传输性等特点,使社会上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典范、有关专家的辅导和言论、同龄人的积极声音以及健康的音像制品等都可共同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视野,并且“多媒体教学”的感官刺激功能,可使受教育者的感知信息更为深刻、全面,也有利于长久保存。  2.3有益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具有特定身

8、份,甚至不被称为“教育者”,他们不是进行“说服”和“教育”,而是提供“选择”和“引导”。受教育者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随时受到教育和影响;而且出于自由、自主心态做选择,必然减少许多逆反心理。因而网络思想教育更具有人情味,更具有亲和力,也更具有取得教育效果的魅力。  2.4有利于信息整合,形成教育合力  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能对其他媒体的信息进行整合,并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植到本网络上,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