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

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

ID:9642689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4

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_第1页
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_第2页
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_第3页
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_第4页
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摘要]基于不同文化的各种语言往往有着不同的组句成篇方式,翻译就是由原语语篇引发的译语语篇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涉及符号的转换,同时也涉及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就语篇连贯而言,译者须首先认清原文的语义层次和逻辑脉络,因为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思维转换过程;作为翻译工作者,在考虑两种语言的转换之前,应首先考虑的是目的语民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译者应有用目的语写作的能力,能建构出符

2、合译文受者思维方式及表达习惯的语篇结构,使译文受者与原文受者做出一致的反应;英语修辞中常用句法形式来显示语义层次,因此对英语句子进行宏观上的分析,分析它意义层次表达的方式等修辞问题,对语篇建构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语篇重构;逻辑连贯;语篇结构语篇结构是在特定的文化中组句成篇的方式,是民族文化因素在其语言的长期运用中积淀的产物,因此,基于不同文化的各种语言往往有着不同的组句成篇的方式。当我们从语篇这一角度观察和探讨翻译时,翻译就是由源语语篇引发的译语语篇生成过程_1]2,而译语语篇一旦形成,它就须符合译语

3、读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而要做到这点,在翻译中,译者就应对源语语篇的结构、信息排列、意义层次、篇连贯及逻辑修辞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合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否则译语语篇的可接受性就会大大降低_2]I,译语语篇功能就难以与源语语篇功能实现对等。哈蒂姆(Hatim)在《语篇与译者》中就翻译过程中调整和修正语篇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语篇结构的用途是要适应特定的修辞意图,因此,在实现翻译对等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通过对语篇结构作相应的修正,来再现这种意图.~31164思果认为,翻译即改写(重构)[4]

4、3。郭建中也认为,重构(改写)这一理念和方法贯穿翻译过程,需要在每一个语言层次上加以实施[5]2。一、语篇翻译中的逻辑连贯重构连贯是句子依据合理的语义、逻辑关系,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连贯的语篇或段落有一个内在的逻辑结构贯通全篇,将所有的概念有机地串接在一起,达到时空顺序明晰,逻辑推进层次分明的效_6]1∞。就语篇连贯而言,译者须首先认清原文的语义层次和逻辑脉络,因为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思维转换过程,这种转换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

5、的语言文化环境的人们思维惯势的对应、对照、甚至冲突。王东风也认为,对原文语篇连贯的理解并不足以保证译文语篇的连贯,因为译语语篇的连贯结构源于但不等于源语语篇的连贯结构;语篇翻译的过程可以说就是连贯的识别和和重构的过程_7j3。。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把握原文语篇连贯结构的前提下,常常要对译文语篇的连贯结构依据它的语篇连贯模式和规律重新建构。下面是朱成山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圣玛利亚大教堂和平祈祷仪式上致辞的结尾部分。原文(1):今天,在美国,在旧金山,在圣玛利亚大教堂,我们感受了一分宁静,一份庄严,同时生成

6、出一种使命,用我们心中蕴积的切切祈愿,用我们手中敬献的萤萤烛光,告慰被侵越战争和邪恶势力虐杀的无数生命。你们安息吧!我们将与一切有损和平的邪恶势力和暴力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制止战争与恐怖,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个正直和有正义感的人的共同事业。愿每个生命得到尊重!让世界和平永恒!!(江苏省委宣传部原稿2001年12月13日)译文(1):·TodayinSt.MaryChurch,SanFrancisco,U.S.A.,nlyobligated,asdoeseachrighteousresidentofthee

7、arth,toprotectpeaceandtoeliminatethehideousatrocitiesandthe.Let’Spraysofthesofterrorism.Maytheyrestinpeace!Mayeachhumanlifebetreatednly将其译出就够了。如上所述,连贯是句子依据合理的语义、逻辑关系,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但在汉语中,这种特征往往隐含在上下文中,呈“隐性”,但这并不妨碍汉语读者对其阅读和理解,因为汉语是依靠语篇的语境意义来弥补其在逻辑和连贯方面的不足,而英

8、文语篇中的逻辑和连贯关系则表现出“显性”的特征,即它的逻辑和连贯关系是通过句法结构来体现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应注意这种“隐性”和“显性”之间的转换或重构。如:原文(2):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了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朱自清《背影》)译文(2):anypeopleagreeerit,arguingthat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