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

ID:9643896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_第1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_第2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_第3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_第4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源多样化,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本文就其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并提出解决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心理教育对策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下称中职校)学生(下称中职生)素质普遍低下是个不争的事实。生源多样化,尤其是来自特殊环境下长大的特殊学生,在学习、心理等方面表现的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初步探析其问题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教育对策。一、中职生问题表现及心理特点分析学生的问题复杂多样。根据我校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对其作心理归因分析如下:(一)学习缺乏兴趣

2、,主动性差,自觉性低,依赖心理强中职校的招生条件放宽后,各种低素质学生都涌进学校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连升中考试都没有勇气参加,甚至有些初中未毕业就提前离开学校,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在一般同学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如“商品”这样一个概念,在这些学生看来却是难题,需要老师反反复复解释、举例子,才能有所领悟。由于成绩差,信心不足,在学习上自觉性低,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依赖性很强。(二)自卑感强,行动退缩中职校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逐年上升,他们原本在学习、心理、性格等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要求,容易产生自卑

3、感。尤其是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肯定,受到的都是批评、斥责、伤害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逐渐对老师产生惧怕,对学习失去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这类归因称为“习得无助感”,即表现为自尊的下降、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不愿作出努力。这些学生自认不如别人,不愿与其他人交往,不爱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不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竞赛。(三)封闭自己,有社交困难除了家庭条件比较好和成绩优良的学生之外,有不少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社交困难。尤其是部分学困生和大多数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害怕交往给经济带来负担,因而怯于与其他同

4、学和老师交往,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封闭自己,不敢与人沟通,不敢参与集体活动。交往能力缺陷与外贸学校培养的人才目标相差甚远。(四)心理矛盾冲突过强,情绪激烈,行为走极端中职校“问题学生”存在诸多矛盾心理和行为。诸如自我评价方面,要么盲目自大、自我为中心,要么自暴自弃丧失信心、悲观消极;对周围充满敌视又渴望被人理解和被人爱;对集体远而避之又对其有依赖性;争强好胜又过度自卑;情绪极其忧郁,“喜怒不形于色”,但一旦有烦心事就一触即发,表现得十分激烈,行为往往走极端。长期受到诸多矛盾心理煎熬,他们自然形成扭曲的性格和偏常的行为。二、中职生问题的成因

5、分析经调查,我们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特殊家庭: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缺失家庭教育的家庭。此外也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一)家庭贫困而引起的自卑心理我校的贫困生大多数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存在较多的基本生活困难。进人中职校后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的杂费,增加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在经济压力下,加上自身认识不足,这些学生产生如焦虑和紧张、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过度自卑、自我评价偏低等心理问题,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引起的不良行为学生的问题也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有关。有些家长溺爱娇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胆小

6、、退缩;或以我为中心,好强任性。有些家长失去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干脆放任自流,把孩子推往学校。当孩子最需要温情和关怀时,戈母无暇顾及,导致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或行为异常。(三)教师教育不当引起的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中职校小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偏爱优等生,歧视差生;对问题学生不关心、不尊重、不了解,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就训斥,这样刺激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四)学生自身的因素1.学业上和交往上遭受的挫折导致学生过度自卑、自暴自弃行为中职生的问题行为绝大多数都由学习成绩差、厌学所引起的。他们在来职校之前已经是学习上的失败者,被老师和同学看

7、不起,在班集体和家庭中常常被歧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而他们对同学和老师存有戒心,更不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他们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地位,慢慢地形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2.不适当的“自我防卫机制”导致行为偏常学生出于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在受老师批评时,本能地用其他手段弥补被伤害的自尊心。例如,明目张胆地捣乱课堂纪律、顶撞老师,或无缘无故离开课室,这些试图挽回自尊的幼稚做法其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三、中职生问题的教育对策中职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也妨碍了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更是成才的绊脚石。能否转化和教育好他们关系到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笔

8、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解决这些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一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