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综述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综述

ID:9648193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综述_第1页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综述_第2页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综述_第3页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综述_第4页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综述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综述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表现为明显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趋向,即在人口居住空间上表现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在人口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农业向工业转移。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工业在城市区域的集中发展,通过吸收就业的方式吸引+农村居民进城,顺其自然地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1949年以后,中国开始实施工业赶超战略,在资金匮乏和资本存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统制经济体制,通过压榨农业向工业输血,农

2、业采用集体化农庄式经营,把自耕农变成了农业雇佣工人。国家从农村低价统购农副产品,向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低价统销,以维持城市工业低工资和原料低成本,产生超额利润,形成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资金。通过这一套体系,国家控制了全部剩余农产品,据估算,30年间农民向工业体系无偿贡献6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同期农民收入总量的45%。由于价值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城市工业品缺乏农村市场,因此城市只能以重工业为主。在这种统制经济体制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是高度平均的,农民的收入仅限于生存需求。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粮

3、食消费长期被控制在每天0.5kg的消费水平上,在这种生存极限下,粮食只能按人口平均分配。  为了配合经济上的以农养工制度,防止农村居民流向城市,中国长期实施城乡分离制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49年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乡村,乡村人口占比89.36%。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社会系统封闭运行,城市化进程缓慢。1978年乡村人口占比82.08%,30年的时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只提高了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后,统制经济体制逐步解体,中国城市化加快,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数量本文由.L.收集整理首超

4、农村,城镇常住人口6.9亿,乡村常住人口6.5亿。30年的时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了2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了5.7亿,乡村人口减少了2.4亿,30年来中国有数亿农村居民流向了城市。从就业结构看,1952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83.5%,1978年下降到了70.5%,1997年首次降到了50%以下。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传统的统制经济体制开始解体,市场体制逐渐建立。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农村居民集团内部开始出现收入分化。本文从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认为省内分配差距对农村居民收

5、入分配差距的贡献率超过了3/4。他们根据2004年全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把全国农民收入差距分解为省内差距和省际差距,结果认为各省内部的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率为78.1%。而省际差异对总体差异形成的贡献率只有21.9%,而且省内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如果把全国的省份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则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区域内部的收入差异,区域内部的收入差异贡献率为86%,区域之间的收入差异为14%。朱向东的研究结论不同于统计局课题组,他们在1990年的论文中就指出,收入差异的因素中,有69

6、%是由于三个地带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只有31%是由于三个地带内部的差异造成的。周红利的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他们以省为研究单位,把全国31个省份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占到了总差距的74%,而东部区域内的差距占15%,西部区域内的差距占11%。  张平的研究结论也与统计局课题组的结论相反,他认为全国的农村居民收入差异更集中地表现在省际的收入差异上,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把收入差距分解为省际差距和省内差距,结果显示

7、,省际差距占到了81.87%,省内差距只占18.13%。国家统计局的阎裕民也认为各地区内部的收入差距不大,他统计了1994年全国30个省市的基尼系数,1994年全国农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32,而全国27个省的基尼系数低于0.32,其中尚有18个地区的基尼系数还不到0.3,这意味着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总体而言,多数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省际差距,东部沿海省份属于高收入地区,而西部内陆地区为低收入地区,因此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表现为东西差距。  (二)我国农

8、村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工资性收入差距  从收入来源看,农村居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到了人均纯收入的90%,那么农民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差距还是来自工资性收入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的计算,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主体,但贡献率明显下降。2004年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率占50.5%,比1990年下降14.1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日渐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形成的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