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ID:9648521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_第1页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_第2页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乐之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的产生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在教学中,要注重信息传输的多样性、奇异性与灵活性,以积极的刺激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疑激趣,引发思维,使教师真正做到导学生之思,激学生之悱,解学生之疑,引学生之路的作用。例如教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针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引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将大烧

2、杯先罩在盛有浓氨水的蒸发皿上,然后将喷有五色酚酞溶液的纸花放入大烧杯内,纸花迅速变红。这种通过直观的魔术表演,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把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带入预定的教学情境中去,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样的道理,利用猜谜引入、故事引入等方法,都可以刺激学生大脑的有关学习神经细胞高度兴奋,使神经纤维通道的传输达到最佳状态。    二、优化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有力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科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学不仅

3、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手段,而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塑造品质,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践能力,训练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等方面,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优化实验的演示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倡导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实验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效果和教学功能,教师在演示前要精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Fe(OH)2时,可事先提出以下问题:(1)实验室里如何保存

4、易被氧化的物品?(2)该实验过程中生成的Fe(OH)2易被氧化,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学生依据以前学过的Na、K、白磷等易被氧化药品的保存原理,联想到应在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遇水不溶且比水轻的有机物如苯、汽油等来隔绝空气,进而联想到应先对溶液煮沸,排出其中溶解的空气,然后将吸有NaOH溶液的滴管插入到FeSO4溶液的液面以下,得到Fe(OH)2白色沉淀,现象十分明显。这样就避免了实验过程中Fe(OH)2被氧化成红褐色的Fe(OH)3时对实验现象的干扰,既优化了实验的演示过程,强化了学生对易被氧化药品的保存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

5、严密性和整体性。  其次,改进实验方法,培养观察实践能力。  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学习碳和浓硫酸的性质时,让学生思考如何鉴别反应得到的产物。然后让学生分析如何连接实验装置。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学生分析出可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用无水硫酸铜固体检验H2O,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但容易把鉴别的顺序颠倒。学生通过错误的连接和观察,然后纠正。得出结论:先通过无水硫酸

6、铜固体检验水,然后通入品红溶液检验SO2,再通入酸性KMnO4吸收除去SO2,再次通入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完全吸收,最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其它电教手段无法替代的、独特的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就应努力挖掘和发挥实验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潜能与作用。    三、创造宽松而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启发学生善于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7、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我国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冲破心理上的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  化学作为一门新学科,我要求自已在很短的时间内叫出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课余时间经常询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交换意见,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融洽关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并想方设法从不同角度只要是合理的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共识;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所犯

8、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要引导学生对所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问题;讨论的问题要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刻性。同时,老师还要作好有效的调控,使讨论始终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