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医务人员锐器伤原因分析

23例医务人员锐器伤原因分析

ID:9649170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23例医务人员锐器伤原因分析_第1页
23例医务人员锐器伤原因分析_第2页
23例医务人员锐器伤原因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23例医务人员锐器伤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3例医务人员锐器伤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原因,提出防范建议、降低危害程度。方法: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对全院医务人员培训、提高预防针刺伤自觉性,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规范操作行为。结论:进行跟踪调查、有效干预,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程度。【关键词】锐器伤;原因分析;防范锐器伤是医务人员临床操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意外伤害。锐器伤除了给医务人员带来机体上的伤害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危害是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医务人员因职业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19倍[1],现在越来越受

2、到医务人员的重视。现对本院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23例医护人员锐器伤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锐器伤23名医务人员,其中3、4月份为锐器伤高峰时期,全院住院病人最多时,工作量大。护士18人,医生5人,护士明显高于医生,被刺伤的护士中,主管护师3人,工作两年内护士10人,其他5人。可见护士为针刺伤高危人群,且大多数护理人员处于职业暴露危险状态中[2]。1.2方法:  对23例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人员的一般情况、岗位、地点、原因、受伤环节、程度、是否

3、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受伤后的处理等相关问题调查。2原因分析2.1护理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锐器伤发生的原因与工作中的粗心、紧张、繁忙、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关。2.2防范意识薄弱:  虽然大多数护士能正确认识被污染锐器损伤的后果,但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感染的可能性不大。2.3锐器伤防范制度、措施执行不到位:  很多护士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为躁动病人操作时,缺乏必要的制动,而导致意外损伤。3发生针刺伤的处理方法3.1立即处理伤口: 发生锐器伤应立即在伤口远端向近端紧捏挤压,尽

4、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5~10min,用安尔碘消毒后包扎伤口。3.2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填写《职工职业暴露登记表》,清楚地记录锐器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和处理方法等[3],确定相对应的污染源患者,若被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根据受伤程度及时、定期进行血液检测和预防接种并注射相应的免疫球蛋白等。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将受伤情况、处理方式及时、准确、记录在案,并做跟踪随访[4]。3.3锐器伤后的处理和追

5、踪:  一旦发生锐器伤,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正确处理伤口,快速自救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依据病人资料,3~6个月跟踪监测血源性感染疾病的相关项目;其中15名医务人员被乙型肝炎的病人针头刺伤且体内无抗体产生时,24小时内肌注高价免疫球蛋白,注射越早越好,最晚不超过48小;同时实行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0,1,6月方案。另外8名医护人员已产生表面抗体,只需对他们进行免疫加强并血清学追踪。半年内23名锐器伤医护人员无感染发生。4.2防护原则: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强调双向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6、[5]。4.2.1认真执行安全操作标准,规范操作行为。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回套针帽,必要时用单挑法;输液针头拔除后不插入输液袋,不分离针头;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操作后,及时清理场地,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类放置,尽快就近、正确地丢弃所有用过的锐器;手持锐器物时,要避免将锐器面对他人;禁止将锐器徒手传递;不徒手处理清除玻璃碎片;禁止将使用过的锐器扔入垃圾桶或塑料袋中以免刺伤自己和他人。为不合作、躁动的患者进行动、静脉穿刺或抽血时,可多人协助完成操作,以防意外损伤。4.2.2

7、任何时候如果要接受血性物质均应在操作前戴手。在特殊情况下戴双层。具有特殊传染性的病人床头应有标识卡,提醒医护人员注意。4.2.3强制使用锐器盒。锐器盒不可过满,不超过其容积的3/4,有专人管理,放置位置固定、安全[6]。有固定人员运送且配备防护用品,按要求统一处理。4.2.4进行各种规范操作训练,通过预防锐器伤训练,积累预防锐器伤的经验,改变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良的操作习惯和行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  综上所述,进行临床高危操作时,提高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集中注

8、意力,可以避免锐器伤的发生。在护理操作中注意每个细节,加强防护,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由锐器损伤所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把职业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应建立健全锐器伤检测、呈报制度,进行有效干预的处理、监测,追踪伤者的健康状态,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