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盐城纺院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关于盐城纺院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ID:9649617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关于盐城纺院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_第1页
关于盐城纺院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_第2页
关于盐城纺院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盐城纺院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盐城纺院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论文关键词:高职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终身教育将成为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任何教育都是终身教育,这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现实意义更为明显。我国自古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格言,在终身教育的实现方式中,继续教育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高考人数下降,本科院校不断扩招,使得高职院校招生形势不容乐观,而继续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另一条腿”,它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和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我院举办的继续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方面。学历教育有成人大专、联合成人专升本、专接本自学本科;非学历教育即企业在职员工培训,学历加

2、技能学习等形式。继续教育的办学方式灵活多样,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时间灵活安排,比较适应各种培训者的实际情况。这种形式办学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是提高我院继续教育效率的重要因素。  一、盐城纺院继续教育创新理念,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全面提升我院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我院将创新继续教育理念,理顺发展思路,力争实现继续教育工作的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从传统的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同步发展的转变;二是在学历教育上,实现从成人大专学历为主向本科教育为主的转变;三是在非学历教育上,实现从校内培训为主向社会、企业培训为主的转变。在努力

3、搞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将依托学院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及与之配套的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以盐城及苏北地区人才需求为导向,综合分析区域、制造产业、企业、农村等人才现状,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多方参与的“立体化”非学历教育培训体系。面向企业,大力开展各种岗前、在岗、岗后技能和应用技术培训,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面向社会,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建立较为完善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积极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到2015年,社会化培训人次累计力争超过20000人次,年均社会化培训4000人次左右。

4、社会化培训收入达到20万元。新增社会化服务培训基地1—2个,努力扩大我院的社会影响力。  二、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我院继续教育要创新思路,突破常规,稳步发展学历教育,努力扩大招生规模。一是抓中职校、技校衔接办成人大专学历教育,抢占先机,建立比较稳定的生源基地。二是发动系部教师联系本院在校生和历届毕业生,积极宣传学生进行本科学历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之余能继续深造。深造途径有与专业科类相同或相近的名牌本科院校联合办江苏省专接本自学班,与品牌本科院校联合办专升本班,来拓展生源市场,把高职继续教育做大做强。我院已开设江南大学专升本、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南京财经大学专接本

5、、江苏大学研究生学位教育等借助名校名牌优势,创建成教学历教育品牌以满足社会需求。三是与国家劳动部和行业协会合作,引进社会急需的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借政府和行业导向优势,直接为社会服务,创建成教职业培训品牌。  我院非学历培训形式有短期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充分发挥学院优势,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利用学院的有利条件,以各系部为依托,建立一支以学院教师为主的专兼结合的培训教师队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我院办学特色和先进教学实验实习设备的宣传力度,建立多种联系渠道,拓展培训生源,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多年来培训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举办过或正在举办的培训专业(工种)达30多个,

6、涉及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计算机、驾驶、餐饮、商贸、服务、财会等许多行业,学员来自企事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括技工学校)等单位中的管理干部、教师、技术人员、工人和社会其他人员,年培训量达1000—2000人次。我院已建立国家劳动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国家纺织特有工程技能鉴定站,鉴定工程包括车工、钳工、电工、维修电工、无线电装接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工、汽车维修工、汽车驾驶员、数控车床操作工,每年的鉴定考核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  三、多元化办学模式是我们今后继续教育的大趋势  我们将稳步发展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在现有高起专、专接本、专升本的基础上,建立远程教育教学点。拓展办学范围,加强与中

7、职、技校、社会办学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生源基地,努力扩大招生规模。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主干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链“双链对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积极开拓适合市场需求和趋势的新专业,努力建设特色专业。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将探索校企共建、中职高职衔接等方式,采用联合、学历进修、技能培训等多种途径发展。由于人们对教育需求不断上移,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普遍提高。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中、高职衔接的支持力度,应优先录取中职校毕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