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探析

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探析

ID:9654573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探析_第1页
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探析_第2页
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探析_第3页
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成本会计的诸多弊端日渐突现;新的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正影响着成本会计的发展;提高成本会计水平,实施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势在必行;完善成本会计理论体系是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成本会计;冲击;影响;发展    成本作为一定时期内生产特定种类和数量产品的耗费,成本的管理是任何时代的任何企业管理中都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科技进步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三是

2、现代成本会计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一、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一)新制造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表现为自动化和电脑化两个特征。新制造环境具体包括:  1.弹性制造系统:是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并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序控制工具进行生产,它有益于产品制造工序的弹性化。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从事产品多样化的生产,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  2.电脑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电脑辅助系统,不但提升了电脑的功能,并且为厂商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使用电脑辅助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3.制造资源规划:是指制造业所采

3、用的电脑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流行的材料需求规划是其前身。  4.电脑整合制造系统:是指以电脑为核心,结合上述所有新科技系统,以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甚至可达到工厂无人化的程度。  (二)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的弊端突显:  (1)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在新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取代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20%~40%降到了现在的不足5%。但因制造费用的剧增及多样化,其分摊标准若只用人工小时,已难以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  (2)传统的成本会计,可将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而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

4、统将产生反功能的行为。例如,为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加,另外,为获得有利的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量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材料库存积压;为获得有利的原材料数量差异,生产者可能将不良质量的产品转入下一工序,使废品损失进一步扩大,等等。  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层出不穷,对成本会计系统有影响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1.适时制(JIT)。适时制就是零部件在生产需要时才购进,或产品有顾客需求时才生产,从而使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在

5、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倒推成本法。即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方法。在采用JT的企业,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将大幅度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得传统的分批成本法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货(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的必要性受到怀疑。这样,由成本效益原则,对少量的存货作详尽的追溯,无疑有些得不偿失,而为克服上述问题的种种努力,迫使倒推成本法应运而生。  2.全面质量管理(TQM)。TQM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TQ

6、M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的零缺陷,并最终由顾客来界定质量。TQM促使质量会计得以产生。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质量会计日前仍然停留在质量成本确认、计量和报告上。质量成本由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等五大类组成。  3.战略管理。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像以人为本的人事政策、以差异化或成本领先的市场定位策略,以及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产品质量策略,等等。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的

7、提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生产与竞争者同质产品时,成本要低于竞争对手,使顾客能以较低的代价,取得同样功能的产品。  4.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日本丰田公司是贯彻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典型,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管理人员和员工不会满足于某一特定工作水平,而是谋求不断的提高。采用该方法的企业发现:以前似乎高不可攀的目标现在竟然达到了。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