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

ID:9655981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_第1页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_第2页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_第3页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_第4页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财税体制改革和财务管理改革的深入进行,现行政府(预算)会计制度又显现出诸多新问题,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在分析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政府会计;预算会计;对策    自1951年《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政府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政府会计制度》两项制度实施以来,我国政府(预算)会计制度至今已过去50多年,经过多次改进和完善,已经形成了现行的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

2、主的制度体系。    1现行政府(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    1.1紧盯预算的核算对象难以满足政府、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对象主要是财政性预算资金运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这与我国政府会计体系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有密切关系,当时政府资金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预算资金的分配。尽管这样可以加强国家预算的管理,但是并没有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及结果。例如每年财政预算支出新形成的政府固定资产和历年累计的固定资产在财政总政府会计中都没有完整的会计记录,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只核算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对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不

3、予记录和确认;又如属于财政资金性质的专项转贷国债,发放时财政总政府会计是通过“一般预算支出”科目核算的,转贷给地方财政时是通过“与下级往来”科目核算的,没有将其确认为中央政府的债权性资产,也就没有核算此项债权性资产的增减变化。对于政府对外投资,财政总政府会计也是列为“一般预算支出”,对于国有资产出售、转让所得款项也是列为“一般预算收入”,不反映投资性资产的增减变化;再如相当一部分政府债务,如外国政府贷款、国债转贷资金等,以及因政府担保而形成的或有债务、地方政府拖欠的工资等债务,现行总预算会计由于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的限制都没有核算和反映。对于社会保险基

4、金的运行状况,现行政府会计也不进行全面完整地核算。或许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个问题可以忽略,但在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在财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因为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政府要高效地进行宏观层面的管理,比之计划经济时期不仅自身需要除预算资金运动及其结果信息外的更多的财务信息,而且更有义务向社会公众提供其全部公共资源的筹集以及使用这些资源的目的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信息,以解除其财务受托责任。从而,政府负有财务受托责任的各项业务都应该全部纳入会计的核算范围,不应该仅仅是与预算资金有关的业务事项。  1.2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记账

5、基础不利于有效地防范财政风险和开展政府绩效评价  在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中,记账基础主要是收付实现制,只有少量的特殊业务采用了权责发生制。正如前文所述,由于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的限制,相当多的隐性债务,如因政府担保而形成的或有债务、职员已经赚取但政府尚未支付的养老金债务,以及地方政府拖欠的工资等债务,都没有在现行政府会计中进行全面完整地核算,从而隐藏了巨大的财政风险。而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也导致无法全面地、连续地反映政府资产情况,无法有效地分析政府的资金运用效果,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同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各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

6、务的成本耗费与效率水平。按照这种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受托责任也比较狭窄,而且其反映的财务成果易于被会计主体操纵,比如会计主体可以根据需要将收款或付款的时间从本期推迟到下期,或从下期提前到本期,从而使财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前后期的一惯性。可见,这种记账基础不利于现在正在倡导的政府绩效评价工作的积极开展,也不利于有效地防范财政风险。  1.3条块分割的制度规范模式忽略了大量有关政府整体的财务信息  早在1951年政府会计建立之初,我国政府会计规范体系就确立了总预算会计与单位预算会计分立设置的制度模式框架,发展至今,形成了现在的相对独立的三个制度分

7、支: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重点规范的是政府整体的收款与拨付款交易,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重点规范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在获得财政拨付款与再付款阶段的交易。三个制度采用不同的会计科目核算各自不同组织类别的交易,按照不同的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报告,从而使得整个政府会计无力提供支出周期各阶段的完整信息,在客观上造成了政府财务信息被分裂肢解,漏掉了大量有关政府整体的重要财务信息,致使财政资金一旦通过拨款进入各行政事业单位后,财政部门就无力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其结果,必然影响政府的宏观

8、管理效果,影响财政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并且,这样条块分割的政府会计制度也不适应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政府集中采购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