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江南的游士与干谒研究

元初江南的游士与干谒研究

ID:9656576

大小:7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4

元初江南的游士与干谒研究_第1页
元初江南的游士与干谒研究_第2页
元初江南的游士与干谒研究_第3页
元初江南的游士与干谒研究_第4页
元初江南的游士与干谒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元初江南的游士与干谒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元初江南的游士与干谒研究本文对元初江南士人之游谒作了较系统和较深入的分析,内容涉及其社会背景、干谒的主要地区和对象、干谒的条件、方式等多个方面,其中尤其对游士干谒中“以诗文为谒具”的方式进行了重点的考察。本文试图揭示南宋中后期之后,士人的游谒和干进已经成为士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并且对其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元初;江南;游士;干谒  [中图分类号]K247[二、游谒之地区和对象    元初江南士人游走干谒之目的不外两个:一是求食谋生,然更多的是热中名利权势,遂行求谒干进之事。吴澄

2、谓:“昔之游者为道,后之游者为利。”[12](卷三十一《送陈太初北上》)可谓一以蔽之之言。所以,游士干谒之地区和对象,当然也是以能够满足他们的利益之求为宜,故一般集中在各地藩府和京师大都,由于元代复杂的统治结构,也有干谒宗教宗师或近侍怯薛者,而表现出“多歧”的特色,下面分别言之。  蒙元在平定江南的过程中,尤其是占领临安后,江南州县多不战而降,凡归降地,多由原地方官留守,这于江南士人应该是提供了近水楼台的便利。同时,或因为统治的需要,或出于对汉族文化的倾慕,总体上讲,蒙元统治者,特别是相当数量的色目人,“

3、汉化”的趋势是大大加强了。[13]徐明善《耐闲说》云:“北方贤士大官撤南迈者,往往嗜古绩学,考索研稽,惟恐未逮。”[14](卷三)这些都为士人的游谒提供了条件。戴表元《送赵生游吴序》云:  邑有隽者赵生寿父,……惟家世父兄尝宦于吴,今将往而涉足焉。……古人之游必择国,既择国也,而后择所与游,寿父其既有所择于吴否乎?吴之良大夫以余所尊敬,莫先于方处州,因处州而吴之所与游尽在焉。寿父至吴,其以弟子礼游于其门,安知余三游之不能得者,寿父不一游而尽得之。[15](卷十三)  戴表元与方处州当是熟识的,赵寿父之父兄

4、尝仕宦于吴,再由戴表元引荐,一谒而中的成算应是较大的。更有的游士或由于际遇之不偶,或为了趋炎附势,朝秦暮楚,辗转干谒,故杨礼《送杨子牧九江谒吴廉使序》云:“凡游都会之地者,非有折桂儋爵之想,则必贸迁废举之徒,否则挟其一技一能以自售,舍是三者,亦无因而至矣。”[16](前集卷五)是很好的总结。  对于许多热中干进的士人而言,京师显然是更理想的干谒之所。危素《送夏仲信序》云:  京师众大之区,四方之士,苟负其一艺之长,一才之善,远者万里,近者数百里,杭州舆陆,自东西南北而至者,莫有为之限隔。[17](卷四) 

5、 其盛况如此。揭傒斯《城南宴集诗后序》云:“京师,天下游士之所汇,其适然观晤,为千载谈者之资,定百世通家之本,代有之矣。或以情附,或以义感,或以言求,其取友虽歧,苟轨于道,均可以著简书而托子孙也。”[18](卷三)其干谒之多方如此。故程钜夫《送艾庭梧序》云:“夫京师者,天下游士之区,富贵利达之途。”[19](卷十五)如白?、虞集、范?、揭傒斯等一时名士文章钜公皆尝游谒京师而得售。甚乃有前宋将相高官北上干谒者,方回《再送王圣俞戴溪》云:  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书生亦觅官,裹粮赴幽

6、燕。[8](卷二十八)  “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其他人何遑他论。  就士人干谒之地而论,以地方都会或京师为多,若就士人干谒之人论,则多为名高望重之汉族文人学士。刘诜《送欧阳可玉序》载:  庐陵欧阳德器可玉,乡俊士也,告余将远游……其言曰:“士之修于身者为道德,见于外者为文学,斯四者皆可以自求,而亦当有取于人。古之君子非不可闭门息交以成其善,而或从师取友于天下,良有以也。今之王公大人居则高堂重阶,陛犴守阍,出则崇牙大癷,武夫千群,介马填拥数十里,吾固未易见也。而以道德文章重海内者其人差易见也。往年尝拜

7、虞公于家,温乎其相接,蔼乎其相亲,然自虞公外未多识也,余今复欲涉洪都,道武昌,历金陵,抚关洛以造京师,庶几所欲见者,咸得见焉。其足有以诩予之进而策予之不逮也。”[3](卷二)  欧阳可玉的这段话,颇可代表士人的普遍心理,蒙古、色目之王公大臣“固未易见”,于是“道德文章重海内”的虞公(集)等人便成为干谒的主要对象。元代翰林馆阁多负荐举人才的责任[20],而士大夫荐举人才颇成风气,虞集尤喜奖掖后进。赵?《跋刘郎中所藏邵庵先生戴竺图诗序》云:“山林之士知古学者,必折节下之。接后进,虽少且贱,如故己。”[21](

8、卷五)一时名士如苏天爵、王守成、陈旅等皆尝得虞集提携,其余不见经传者如欧阳玄《梅南诗序》所载:  高安儒者曰易君南友,恬愉清白之士也,富贵利达不动于其中,游行江湖以得句为乐……京师近年诗体一变而趋古,奎章阁虞先生实为诸贤倡,南友从虞公游,昔人云既见异人,当见异书,吾有以知其诗曰进而未己也。[22](卷八)  此为一以诗谒虞集,又得虞集荐引转相干谒欧阳玄者,如此之类,不一而足。虞集是江西人,其他元初之馆阁翰林,亦以江西人为多,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