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临床应用中的“治未病”思想

中药临床应用中的“治未病”思想

ID:9660838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中药临床应用中的“治未病”思想_第1页
中药临床应用中的“治未病”思想_第2页
中药临床应用中的“治未病”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临床应用中的“治未病”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药临床应用中的“治未病”思想【摘要】  “治未病”是中医治病和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形成的较为完善的系统学说,其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一方面要防止病变的蔓延,另一方面要防止在“纠偏”(治疗)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不平衡(病变),也就是防止误治或治疗不当。在使用中药之前,做到未雨绸缪,具体表现为积极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中药的不良作用。.L.编辑。【关键词】治未病中药应用理论探讨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治未病”是中

2、医治病和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形成的较为完善的系统学说。长期以来,在其理论指导下,治未病理论为人们的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中药的作用  中药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中药的作用是指中药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1]。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充分而正确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不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这是临床用药的一条基本原则。  2“治未病”的内涵  《黄帝内经

3、》首次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其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和“上工治未病”的论述。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未病也有了进步,张仲景发展了《黄帝内经》以来的相关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多方面论述了治未病的原理、方法,从脏腑整体观、天人整体观、自然整体观及内外整体观进行了论述。其“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是对治未病独到的阐释。唐代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熟识仲景治未病思想的深义,在《医门法律》

4、中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始终。叶天士较之前贤又前进一步,认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控制温病发展的积极措施。后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与叶天士之意吻合,均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  当代,“治未病”的内涵,不外乎以下几种提法:第一种[2]:①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②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第二种[3]:①未病先防,即“防患于未然”;②发现征兆和早期治疗;③已病防变;第三种: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康复3个方面。  3“治未病”思想在中药临床应用中的体现  笔者认为,“治未病”思想内

5、涵极其丰富,“治”包含有预防、摄生、保健、调理、治疗、康复等多重含义;“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的时段和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来的状态。  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我们要树立整体观念、依据脏腑病证的传变规律,对已病后未病脏腑在治疗上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先治或先安未病的脏腑,截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其蔓延为患,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化。由于中药治疗疾病是一个“以偏纠偏”的过程,如果纠偏太过,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如果纠偏不足,则达不到治疗效果,如同隔靴搔痒。本文

6、所指之“治未病”,其总体上属于“既病防变”的范畴,一方面是防止病变的蔓延,另一方面是防止在“纠偏”(治疗)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不平衡(病变),也就是防止误治或治疗不当。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中药之前,做到未雨绸缪,具体表现为积极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中药的不良作用。  3.1积极发挥治疗作用  3.1.1以治疗作用为手段,达到治疗他病的目的如泻下药的主要作用是通利大便,以清除胃肠积滞及其他有害物质;同时,也可使热毒火邪通过泻下得到缓解或消除或使水湿痰饮之邪从大小便排出。  3.1.2以治疗作用治标,达到治本的目的如在滋

7、阴药中常加入泽泻,以泻相火而保真阴。治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盗汗、耳鸣腰酸,常与熟地、山茱萸、山药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  3.1.3以治疗作用制约其他药物的不良作用如陈皮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为理气健脾之良药。在补益方中常少佐本品,以助脾运,使补而不腻。化淤止血药,经配伍后,可用于其他类型的出血证,使止血而不留淤。川芎加入补血剂中,能行血滞,并能行血中湿气,例如四物汤即利用川芎的行血散湿气以防止熟地、白芍的粘腻滞碍,而促使补血药能更好地发挥补血作用[4]。  3.1.4以治疗作用增强其他药物的治疗作用如治疗久

8、病体虚,气血不足之证,在补益气血方中少量配以肉桂,有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之功,如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应用肉桂,即是此义。  3.2尽量避免不良作用  3.2.1注意慎用或禁用如对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清热药药性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苦燥容易伤阴,阴虚者慎用。温里药性多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