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注射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临床观察

胸腔注射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临床观察

ID:9661014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胸腔注射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临床观察_第1页
胸腔注射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临床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胸腔注射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胸腔注射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临床观察【关键词】尿激酶  目前国内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治疗,多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进行间断胸腔穿刺或胸腔置管引流,但术后易发生胸膜肥厚粘连,导致肺功能下降,严重者甚至需开胸行胸膜剥脱手术,影响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院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中的31例应用尿激酶注入胸膜腔进行预防胸膜肥厚粘连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2例,所有诊断均根据病人典型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并经

2、胸部CR片、B超、ADA、胸水常规生化等辅助检查确定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经B超或CT检查未发现胸膜增厚粘连。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15~74岁,平均为34.2岁。胸腔置管时间4~8d,平均5.6d。随机分为注药组及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情、用药情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采用2HRZE/4HR方案化疗(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氨丁醇)。  1.2方法全部患者置管前进行B超或CT检查定位穿刺点。治疗组经定位点胸腔内留置双腔中央静脉导管,外用一次性无菌薄膜贴粘固定,

3、末端接负压吸引器抽液,每日抽液1000ml或无液引出后立即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IU+0.9%NS30ml,注药后转动身体使之与胸膜充分接触。留置3h开始打开引流管继续引流;24h后再次将尿激酶10万IU注入胸膜腔;48h后第三次将尿激酶10万IU注入胸膜腔.此后持续引流直到B超显示胸腔积液厚度<1cm拔管。对照组进行胸腔置管引流治疗后,相同次序三次胸腔内注入0.9%NS30ml后持续引流直到B超显示胸腔积液厚度<1cm拔管。 全部患者以2HRZE/4HR方案化疗,2周后及6月后行胸部CT及B超检查,观察有无胸膜增厚粘连发生。  2

4、结果  2.1治疗2周后两组胸膜增厚粘连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出现2例胸膜增厚粘连,发生率为6.45%(2/31):对照组出现10例胸膜增厚粘连,发生率为32.26%(10/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33,P<0.05)。  2.2治疗6月后两组胸膜增厚粘连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出现5例胸膜增厚粘连,发生率为16.1%(5/31):对照组出现15例胸膜增厚粘连,发生率为48.4%(15/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09,P<0.01)。  2.3不良反应实验组使用尿激酶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凝血情况、血

5、小板、肝功能、生命体征未发现明显出血倾向或过敏反应。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常为渗出液,积液中含大量纤维蛋白,积液粘稠,在胸膜腔内停留时间一长,易产生蛋白凝块"纤维素苔",沉积于胸膜,充当炎症细胞的趋化物,刺激并加重胸膜炎症,影响血管通透性,促进成纤维细胞粘附、增殖,产生胶原蛋白、粘多糖,,易形成纤维索分隔胸水,形成多房性积液以及胸膜血管栓塞,促使胸膜肥厚、粘连[1]。对于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以往多采用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但治疗后易发生胸膜粘连、增厚以及包裹性积液,导致病人肺功能下降,限制性通气功能

6、障碍,活动后即感胸闷、胸痛、气促,影响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尿激酶属第一代溶栓剂,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降解纤维蛋白凝块,裂解纤维分隔,从而降低胸膜腔积液的粘稠性,保证胸膜腔积液引流通畅,纤维素不易沉积,预防胸膜增厚粘连和间隔形成[2]。 本研究结果表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有利于胸膜腔积液充分引流,预防胸膜粘连和间隔形成,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的机率,减少胸膜增厚粘连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后续治疗,患者易于接受。【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