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

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

ID:9663034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5

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_第1页
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_第2页
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_第3页
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_第4页
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摘要:音色是扬琴演奏的生命,点状延续是扬琴发音的特点。它旋律性不强,共鸣箱较大,是弹拨乐器中余音较长的乐器之一,掌握不好容易浑浊一片,模糊不清,甚至干扰了旋律线。注重扬琴的音色美,对于演奏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L.    一、持竹与运竹  (一)持竹  持竹是扬琴演奏中的重要环节。持竹时应使手形呈半握拳状,将琴竹的四分之一处放在自然弯曲食指的第一关节线上,拇指自然轻压在琴竹上,拇指与食指的配合起到把持琴竹的作用;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无名指大约第一关节线左右位置贴住琴

2、竹,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中指、无名指贴住琴竹柄的位置可有靠里或靠外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指持竹(代茹.《论扬琴演奏方法与音色》[J].《音乐探索》,2007.1.p105)。  (二)运竹  1.端正的演奏姿势  科学的运竹方式必须建立在端正的演奏姿势基础上进行协调运竹。端正的演奏姿势对扬琴音色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展现演奏者的精神面貌,还能展示演奏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演奏时面对扬琴,身体端坐于椅子前半部分,位于扬琴中间位置,演奏者与琴身始终保持二十至二十五厘米的间距,并使腰部与琴面或琴弦平齐;左脚在前,右脚稍后,双膝不宜向外伸

3、展,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腰部挺直自然,两肩放松不可耸起;大臂自然下垂,避免紧贴躯体或向两侧张开;小臂向前平伸,头部避免前后左右摇摆,演奏中始终保持身体的相对稳定,并随同乐曲内容感情的需要来辅助,加强乐曲的表现力。  2.上下运竹成直线  在击弦中臂、腕、指产生的力量,是通过笕身传送到笕头下击琴弦产生音响,这种力量的产生、传导都是在运动中完成的。当琴笕做上下直线运动时,力量传导通畅并使笕头正面触击琴弦,可以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于琴弦上,若琴笕由外或由里斜方向下击琴弦,由于持笕手形改变,运动方向产生变化,力量中途分散,笕头侧面触弦,重力自然减小,

4、严重影响击弦效果和音色。  3.两手琴竹之间尽量保持平行运竹  平行运竹能使力量很好的由发力点传导到琴竹头上,如果两只琴竹之间太过外八形或内八形,都会造成力量的分散。在扬琴演奏中常出现腕向外撇,使琴笕和小臂成一弧形,严重者成三角形,从而拉长了腕和掌指关节的韧带,使掌指关节处于紧张僵持状态。在转腕下击特别是强奏和快速演奏时,小臂紧张,迫使肘关节外扩,不仅影响演奏效果,还会使臂、腕劳累,肌肉群受损伤。我们知道,当手臂向下悬垂时,手背和腕有一个自然的弯度,持笕时保持这一自然生理弯度,使琴笕在小臂向前延伸的线上,在这样放松的状态下,腕的运动灵活,为

5、击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合理的运竹幅度有益于声音的变化  运竹幅度是指分别以肩、肘、腕作为支点,并始终保持向下的力量进行运竹(朱文华.《对扬琴演奏音色的审视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3.p125)。运用不同支点其运竹幅度是有长短区别的,幅度大小用公式表示为:肩为支点>肘为支点>腕为支点。根据反作用原理,琴竹随着自然弹力和惯性的顺势回弹,其幅度是下竹的返程路线,但是由于我们在实际演奏中演奏第一个音回弹之后,琴竹头势必要寻找新的合理的位置,以便去弹击第二个音符的弦,所以在返回过程中常出现弧形或折线形等许多空间运竹形

6、式,这些连续的运竹轨迹及幅度是没有固定形态的,要根据乐曲的要求来合理掌握运竹幅度,一般演奏有爆发力的强音时,运竹路线较大。演奏一系列活泼、欢快、流畅的快速音符时,琴竹头在琴面跳跃飞舞,运竹行程较短。如演奏连续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运用这种小动作会收到良好的音色效果。  二、击弦与触弦  (一)击弦  1.击弦的位置  击弦位置也称击弦点,击弦点即琴竹头弹击琴弦上的位置(项葵.《扬琴击弦的五个要点》[J].《乐器》,2005.5.p38)。扬琴的发音是琴弦受振动,由码子经面板传导到共鸣箱产生音响。由于扬琴琴弦的长短、粗细及弦的使用不一,其中又分钢

7、弦和缠弦两种,所以琴弦的最佳受力点也不同;钢弦的最佳受力点为七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处,缠弦的最佳受力点为十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处。按音区分击弦点为:高音区是在距离琴码二点五至三厘米处;中音区是在距离琴码三厘米至三点五厘米处;低音区是在距离琴码三点五至四厘米处。演奏时离琴码太近,则发音太硬;太远则容易误击相邻的音而且发音虚飘并不坚实。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音区(钢弦)演奏时击弦点由低音到高音距离琴码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练习时可在面板上拉一根白线作为标记,只有掌握了不同音区琴弦的击弦位置才能达到高音区清澈、明亮,中音区饱满、结实,低音区宏厚、纯净的音色

8、要求。  2.击弦的角度  击弦角度是相对于琴竹头的运动而言,它对于演奏理想音色也是极其重要的。常规的击弦角度应当是琴竹头与每个音位上的数根琴弦保持平面接触,才能使每一根琴弦都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