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ID:9664606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_第1页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_第2页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河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院张大峰张会菊【摘要】本文针对《大学化学》课程特点,通过分析教学现状,确定了该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思路,提出调整《大学化学》知识体系、革新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化学应用主题讲座、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等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具体可行措施。..关键词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1671-0568(2015)20-0036-01简介:张大峰,男,河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化学;张会菊,女,汉族,河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合成。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

2、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思维’的培养——基于化学类专业课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的探索”(编号:2013JG020)和“《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4JG015)的研究成果。《大学化学》是面对非化学相关专业工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构建高校工科学生的化学观念,丰富其知识结构,培养其全面工程技术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主要介绍基础化学知识及其应用,注重结合工科学生的特点,引导其从化学角度看待工程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作为知识拓展,本课程也关注化学学科的发展,展现当代化学的魅力和前沿问题,及其在解决诸如能源、环境、生命等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3、问题方面的不懈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科学素质。目前,国内高校《大学化学》课程的开设,在课时安排及教材选用方面没有统一标准,百花齐放。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化学》的授课学时逐步减少,所在单位更是将其课时缩减至32学时(16理论+16实验学时)。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挑战,更造成了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的显著下降。座谈发现,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与其所修专业相距较远,且理论过多,缺乏实用性,反映出目前的授课内容与方式存在较多问题。由此可见,当前的教育改革环境,要求调整建立新的《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以保障在缩减教学课时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这

4、已成为《大学化学》教学工作中面临的迫切问题。一、结合实际,改革教学内容1.调整教学知识体系。目前,《大学化学》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对稳定,主要由基础知识、生活应用、实验教学三部分构成。基础知识涵盖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基本定律、溶液、电化学)、化学动力学、元素化学等内容,生活应用主要介绍化学与环境、能源、国防、生命、生活等方面的关系与应用,实验涉及基础化学仪器操作、经典化学反应等。如前所述,我校课堂教学课时已缩减至16学时,短时间内不能将以上内容全部讲授给学生,结合多年授课经验,我们确定了加强基础、注重工程应用、建立工科学生化学观念的教改思路。将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整理,将基础理论和实际工程应用揉和

5、,在不失趣味性的同时在短时间内给予学生最大的知识量。2.编写新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内容安排既要保证基础化学知识的传授,又要体现化学与各专业的联系,以适应各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大学化学》授课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其教材更应祛粗取精,增加有用的知识,去掉陈旧过时的内容,合理安排知识难度和讲解方式,使学生易于课堂听讲和自学。调查发现,学生认为好的教材更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我们将依据国家“九五”重点教研课题——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工科大学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汲取国内各版本教材的优点,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继承我校出版的《大学化学及实验》教材的思路和特色,编写出与时俱进新教材

6、。三、改革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学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学习能力。《大学化学》课程的特点决定其应该将传授知识作为思维训练的载体,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应是首位的。教学实践中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尝试推行工程案例教学,同时结合化学学科发展前沿,开展应用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索。1.引入比较法和类比法教学。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与其类似事物也应具有相似属性的推理方法。《大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可适时引入比较法和类比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7、如“常数”的概念贯穿于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涉及标准平衡常数、酸碱常数、溶度积常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等。从定义式来比较,标准平衡常数和酸碱常数、溶度积常数的定义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均反映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都和平衡体系中粒子的浓度、压强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把这几个常数归纳到一起讲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比较速率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速率常数反映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和标准平衡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