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ID:9669827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临床观察作者:黄贤文,梁大干,黄英,莫惠飞,骆智宇【摘要】目的评价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60例临床诊断为PHN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n=30)为药物治疗组,Ⅱ组(n=30)为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综合治疗组,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和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1周后VAS、PSQI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Ⅰ组比较,Ⅱ组治疗后1、2、3和4周时VAS、PSQI评分明显降低,总

2、有效率升高(P<0.01)。结论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是治疗PHN安全有效的方法。【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镇痛;硬膜外神经阻滞  Abstract:ObjectiveToassesstheefficacyofcontinuousepiduralnerveblockbinededicationinpost-herpeticneuralgia(PHN).Methods60patientsclinicallydiagnosedashavingPHNlyassignedinto2groups:groupⅠ(n=30)recEivedroutinemedicationandgroupⅡ(n

3、=30)recEIvedcontinuousepiduralnerveblockbinededicationfor4entbyvisualanaloguescale(VAS)and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ResultsparedtobeforetreatmentbothgroupⅠandgroupⅡshoent(P<0.01).paredentefficacyofgroupⅡedicationisanefficientandsafeentofpost-herpeticneuralgia.  Keyanagement;epiduralnerveb

4、lock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急性带状疱疹严重并发症之一,在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发病机制复杂,有效治疗方法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难点[1-2]。本研究旨在评价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对病程较长的难治性PHN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临床诊断为难治性PHN的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均大于50岁,视觉模拟评分(VAS)大于7分且急性带状疱疹愈合后持续皮肤疼痛为3个月以上,疱疹区域限定为胸、腹、背部或下肢。合并糖尿病、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及精神障碍患者除外。  1.2治疗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5、(n=30):Ⅰ组为药物治疗组,给予口服加巴喷丁300~600mg3次/d、曲马多缓释片100mg2次/d、阿米替林25mg1次/d、塞来昔布0.2g2次/d、甲钴胺500μg3次/d,神经妥乐平7.2U静脉注射1次/d,疗程为4周。Ⅱ组为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综合治疗组,药物治疗同Ⅰ组,并根据疼痛部位脊神经支配的相应节段,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经验证操作成功后连接PCA镇痛泵。配方:首剂量为芬太尼0.05mg+0.5%利多卡因3ml,维持剂量为芬太尼0.1mg+0.1%罗派卡因100ml,速度为5ml/h,锁定时间为15min,锁定剂量为0.5ml。待PCA泵内药物用完后准时按同样配方更换

6、PCA泵,行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1周,根据疼痛缓解情况确定1周后是否再行连续硬膜外阻滞。  1.3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评价疼痛缓解度。按疼痛缓解的程度来分级:未缓解(与治疗前相比,VAS无变化),轻度缓解(VAS降低幅度在25%~50%),中度缓解(VAS降低幅度在51%~75%),明显缓解(VAS降低幅度在76%以上),完全缓解(VAS为0分)。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明显缓解+中度缓解)病例数/总病例数×100%;并于相应的时间点参照  3讨论  PHN的治疗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没有固定的模式,以前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有抗颠疒间类药、抗抑

7、郁类药、营养神经类药、消炎止痛药、阿片类药等[1-2,4]。临床上常常见到一些老年患者单纯用药效果欠佳,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药物治疗组有不少病例4周后疗效仍然欠佳。其原因在于PHN的发病机制复杂[1-2,5-6]:神经损伤后初级传入伤害感受神经元的病理性致敏和异位冲动产生;周围神经干炎症;因伤害感受器变性而使中枢突触再生;伤害感受器功能亢进使中枢致敏。本研究结果显示,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