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咳喘膏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护理观察

自制咳喘膏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护理观察

ID:9673162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自制咳喘膏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护理观察_第1页
自制咳喘膏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护理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自制咳喘膏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护理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制咳喘膏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护理观察【摘要】  目的自制穴位敷贴药剂咳喘膏治疗哮喘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哮喘患者的护理观察。方法选择门诊哮喘患者136例,于7月、12月2个月中进行穴位敷贴治疗,连续治疗2年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治疗病人治疗前后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发作次数减少。结论自制药剂穴位敷贴同时结合中医护理可以有效防治哮喘复发。【关键词】哮喘 穴位敷贴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庭过敏性疾病史。上海市瑞金二路地段医院应用中医“扶正祛邪”理

2、论,总结多年治疗经验,采用中药穴位敷贴结合中医护理防治哮喘。1临床资料选择门诊符合诊断标准[1]的16周岁以上的哮喘病人136例(剔除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和敷贴治疗期间合并严重感染者),其中男性患者90例,占66.18%;女性46例,占33.82%。平均年龄37.62岁。2方法2.1观察方法治疗前记录病人月发作的次数,同年7月开始穴位敷贴,肺俞、膏肓、华盖、膻中共计6个穴位,每周1次,共敷贴6次,然后于当年12月再敷贴6次,连续治疗2年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哮喘复发情况,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2.2敷贴药物自研外敷咳喘膏(主要为生甘遂、细辛、白芥子、麻黄、

3、桂枝、干姜、丁香、肉桂、蜀椒等)。2.3中医护理治疗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待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并使其体位舒适,做好保暖和体位固定的护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神色变化、效果和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敷贴后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安置舒适体位,并做好记录。2.4统计学方法各项检测指标均进行自身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3结果临床症状改善,136例患者在穴位敷贴治疗过程中每隔半年随访1次,每月发作次数均有减少。但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18个月和24个月后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表1治疗前后临床发作次数的变化注:治疗前后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4讨论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的哮证和喘证范畴,哮喘虽有寒热虚实之分,但其总的病机皆因内有宿痰伏于肺,外有寒邪侵犯;或为饮食、情志、劳倦所伤,使肺、脾、肾三脏虚损,导致体内水液代谢失衡,痰浊潴留,阻塞气道。我院曾对大量哮喘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为痰饮伏肺,外感寒邪而致喘促。根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施治原则,我院自制外敷咳喘膏,取自小青龙汤加减。《伤寒论》有云: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渴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2]。内以甘遂、干姜、细

5、辛、白芥子等温阳化饮之药物进行穴位敷贴。方中的干姜、细辛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功效;白芥子有温肺祛痰的作用;甘遂为逐水峻药,盖《本草纲目》云:“痰之本,水也。”水逐则竭痰之源;麻黄为平喘要药,配桂枝以温阳化饮;丁香、肉桂、蜀椒温阳散寒,且辛热走窜,促药渗入俞穴,诸药合用,同气相求,使寒邪得祛,顽痰得化,水消喘平。盛夏酷暑,阳热盛极,辅以辛热之药,使两阳相加,蕴蓄体内,外抗寒邪,内逐宿饮,取“冬病夏治”之谛。然寒邪久羁,一时难消,故伏天贴药后,至冬令继续敷贴,以加强伏天药效,可以有效预防哮喘复发。此外,中医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待施

6、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并使其体位舒适,做好保暖和体位固定的护理。(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神色变化、效果和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3)严格掌握敷贴部位情况,如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皮疹处,以及掌握是否是肿瘤、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患者等情况。(4)敷贴后部分病人可能会局部起泡,小者无需处理。大者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在泡为液体并以消毒纱布覆盖,防止感染。(5)术后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安置舒适体位,患者切忌当风,宜保暖,协助患者穿好衣服,记录有无反应等情况并签名。(6)指导及协助患者进行肺部功能锻炼,保暖,做好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通过本文实验

7、结果可以证实,应用中医理论中“扶正祛邪”的原理可以改变患者的内环境,采用中药穴位敷贴防治哮喘复发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运用中医护理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