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溶栓后的心理护理

picc溶栓后的心理护理

ID:9674320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picc溶栓后的心理护理_第1页
picc溶栓后的心理护理_第2页
资源描述:

《picc溶栓后的心理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PICC溶栓后的心理护理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PICC在直观下进行操作,程序简单易掌握,而且导管易固定,不易滑脱,不限制患者手臂的活动,在床旁即可进行。近年来,PICC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并且能有效保护上肢血管网、解除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伤,但是,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亦可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2、,其中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导管堵塞是导管留置过程中除感染之外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发生血栓后易出现对PICC的不信任心理,临床中经常遇到患者溶栓后反复询问,反复检查,对医护人员的解释不相信情况做好溶栓后的心理护理在临床就十分重要了。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护理双C模式”,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者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选则28名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与常规治疗的同时同时将舒适护理模式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入选

3、患者28例,均来自保定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方法2.1实验组按照舒适护理模式的护理理念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制定个体化的舒适护理计划并实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出院时对照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度及患者满意度、患者配合治疗情况(完成治疗患者数)。2.2护理患者一般都存在焦率、恐惧心理,责任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交谈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安慰和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且针对不良反应所采取的治

4、疗及护理措施,同时介绍成功接受治疗的病例,消除不良信息的干扰,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结果表1两组效果比较组别例数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率实验组14100%100%对照组1496.23%91.56%P值〈0.05〈0.05P值〈0.05〈0.053讨论3.1溶栓护理体会3.1.1空注射器用20ml优于用5ml,因为每次抽吸的量大,可以及时的将溶开的血栓吸出。及时进行末端剪管,及时剪掉尾部可以大大缩短溶栓时间[2]。3.2舒适护理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

5、中的一种自我感觉。舒适护理是主动护理过程,对于护士来说,要认真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状态,研究患者的舒适需求以及舒适措施,设法消除患者的不舒适,同时个体对舒适与不舒适的感受存在着差异,要用动态的观点注意这些个体差异。从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对于相关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患者来说,满足需求,消除不舒适,加强护患的沟通,缩短了病程,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舒适护理摸式顺应护理学科的发展,真正体现护理工作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