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ID:9674816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_第1页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_第2页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_第3页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生动形象、现象直观等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化学实验教学既是化学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然而,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某些化学试剂以及实验产生的某些废弃物,或多或少的会污染环境,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控制环境污染。同时,节能减排的现实要求也决定了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2、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严格控制药品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1.1强化实验操作规范,倡导节约实验药品  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和使用许多化学药品,而现行化学教材中许多实验没有指明药品的用量,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规定药品的用量,这样既节约药品,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方便操作,让学生更容易观察,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例如,取用固体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又如,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的实验中,需要学生收集3瓶氧气进行

3、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因此高锰酸钾的用量非常关键,如果量取少了,收集不满3瓶氧气,如果量取多了,不仅浪费药品,还会造成更多的污染。为此我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规定了高锰酸钾取用3药匙的用量,这样可使学生认识到实验药品用量科学化的重要性。  1.2提倡微型化学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是指在微型的仪器装置中,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所需的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1]。微型化学实验消耗药品少,所用仪器和操作简单,污染也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2]。例如,在探究本文由.L.收集整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中,可以用微型点滴板代替其中的试管,在点滴板

4、中分别放入镁片、锌粒、铁钉和铜片,再加入稀盐酸溶液,使四种金属同时接触稀盐酸,这样不仅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而且大大减少了稀盐酸和金属的用量,减少清洗试管的麻烦,提高了实验效益。再如,在探究分子的特性实验中,教材要求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分别装有酚酞溶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这样进行实验的话,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氨水的用量也比较大。所以我在实验时用小烧杯代替大烧杯,用2个矿泉水瓶盖代替小烧杯,分别在矿泉水瓶盖内滴入酚酞溶液和浓氨水,把实验微型化,这样既节省了药品,又不会产生很大的刺激性气味。在微型的化学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以利用实物投影

5、仪进行投影实验把实验结果放大。  2科学改进教材实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化学实验往往会产生各种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而这些物质中许多是有害或有毒的,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尽可能少的产生有害或有毒的物质,另一方面要避免这些物质的直接排放。例如,在浓硫酸的黑面包实验中,教材上的操作是取20g蔗糖放入小烧杯中,滴入少量水使它润湿后,注入10mL浓硫酸,搅拌,观察现象。这样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师生健康。因此,可将小烧杯换成圆底烧瓶,在圆底烧瓶中放入20g蔗糖,并滴入几

6、滴水湿润,通过分液漏斗将浓硫酸缓慢的滴在蔗糖上,使浓硫酸与蔗糖充分混合反应,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气体。该实验在密封的状态下进行,并用氢氧化钠溶液消除了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硫造成的空气污染,有效的保护了环境。  又如,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常用的方法是在烧杯内注入6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再在烧杯口上方盖一块薄铜片,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块已用滤纸吸干表面水的白磷,通过比较热水中白磷、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的燃烧现象可以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白磷在铜片上燃烧,产生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体呼吸道,直接扩散在空

7、气中,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师生健康。可将该实验在如图1所示密闭的实验装置中进行,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后,再将试管倒扣于烧杯中使五氧化二磷溶解于水以消除五氧化二磷导致的污染。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又能避免五氧化二磷对环境的危害,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  3妥善回收和处理实验产生的三废,实现化学实验末端处理的绿色化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废水、废渣、废气,如果不及时回收处理,任意排放,势必引起环境污染,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不良的实验习惯。因此,每次实验结束,都要引导学生对三废进行处理。  3.1废水处理  对于酸类

8、、碱类、盐类等各种废液,要倒入各自的回收容器内,采取中和、吸收、燃烧、回收循环利用等方法处理后才可排放。例如,含稀酸和含稀碱的废液可以互相中和,pH达6~8时排放;重金属废液,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