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名抗震救灾官兵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1012名抗震救灾官兵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ID:9676143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1012名抗震救灾官兵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_第1页
1012名抗震救灾官兵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1012名抗震救灾官兵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012名抗震救灾官兵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关键词】抗震救灾;三导联心电图;心电图异常率5.12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在沈阳军区抗震救灾青川野战医院期间,笔者利用三通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对1012例抗震救灾官兵进行了心电图检查,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象为赴青川灾区抗震救灾1012名官兵,均为抗震救灾第一线官兵,赴灾区约1~2月,均为男性,赴灾区前体检确认健康,年龄17~45岁,使用上海光电公司ECG9620P型带有屏幕可监控的心电图描记三导联心电图,检查前休息15min,心电图诊断标准按《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标准判定[1],因在平时临床中发现官兵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较多,因此本报告将窦性心动过缓定义

2、为心率<55次/min。心电图机器操作和诊断分析均由同一医师完成。2结果2.1心律失常情况心律失常者192例,占参检人数的19%,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律失常为主,占心律失常参检人数的43%,传导阻滞占心律失常参检人数的26%,过早搏动19%,心房纤颤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房室交界性心律7%,预激综合征2%。2.2房室肥大占参检人数的7%,其中心房肥大占3%,心室肥大占4%。2.3STT改变(指ST段延长、下移或T波低平、倒置)占参检人数的15%,其中ST段改变占6%,T波改变占9%。3讨论抗震救灾官兵心电图异常率较高,其中心律失常达19%,甚至高于正常健康人,有报道正常人心电图异

3、常率9.25%[2],或11.99%[3]。部队官兵在入伍前均经过多次严格的心电图检查,因此心电图异常率非常低,即使心电图异常也多是由于长期军事训练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和灵敏性,我们把窦性心动过缓定义为心率<55次/min。抗震救灾官兵心电图异常率较高,考虑原因如下:四川灾区高温潮湿的天气,抗震救灾官兵面临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繁重而紧急的抗震救灾任务,超负荷的工作,他们有的曾几天几夜没有合眼或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同时面临的精神压力非常大、饮食住宿条件差,这些对他们的身体及心理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造成很多抗震救灾官兵精神内分泌改变,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发生紊乱,因此而产生心

4、电图的改变,有大量报道指出繁重的体力劳动、高温等异常天气及精神高度紧张均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4]。一般来说,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是可以逆转的,经过适当休息和自我神经系统调整或心理治疗,心电图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并不一定是器质性心脏病。虽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多数学者认为是器质性心脏病,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2],但笔者发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也可以逆转,在适当休息后,心电图只是提示电轴左偏,并不符合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诊断,考虑只是一过性心肌缺血的表现。在对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电图检查中发现几例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快速心房颤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及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均为首次检查发现,临

5、床中有猝死的可能,因此对抗震救灾官兵心电图检查非常必要,可以提高官兵的自我保健意识,早期发现心脏疾病、早期干预并早期治疗,减少非战斗减员。【参考文献】[1]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475.[2]陈玉莲.健康体检1200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4):455-456.[3]邹伟伟,陈穗琳.36例国家运动员心电图表现特点及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3):131-132.[4]陈馥,卢厚汉,陈智灵.特殊作业人员6523名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8,24(8):731-732.[5]国建

6、萍,王玉堂,单兆亮.左心房在犬迷走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中作用的研究[J].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8,12(1):18-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