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ID:9676665

大小:752.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5-05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1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3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4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者: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邵阳学院2006-6-1232邵阳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拟定为100件/年系别:机械与能源系班级:2004级机械电子工程学生:张海滨学号:50指导老师:刘学敏2006年6月12日32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

2、已经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它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今后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学生通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在下述几个方面得到锻炼(1)能通过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2)学会使用图表资料以及手册,掌握与本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

3、练运用。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当中可能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轴类零件(过桥齿轮轴),轴是机械设备中轴承支撑的重要零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支撑回转零件,以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转距和动力,如齿轮,车轮,电动机,转子,铣刀等各种作回转运动的零件,都必须安装在轴上,才能实现它们的功用。过桥齿轮轴有联动和传动的作用。由附图1可

4、知,过桥齿轮轴的一端铣有键槽,配合轴与轴上零件的使用;一端滚有斜齿轮,与其他齿轮配合传动。32(二)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附图1可知,其材料为20CrMnTi。该种材料经过渗碳淬火后强度大,有较高的耐磨性,适用于制造承受中等载荷的耐磨零件。该零件上的主要加工面为外圆面、键槽、斜齿轮和两个主要中心孔,φ16H7和ΦM12-6H,其等级精度要求见附图1。选择定位基准时各外圆的位置公差,采用基准统一原则,即全部以工件的两中心孔定位。同时也为了保证个外圆的形状与位置公差,在轴的粗加工过程中,用油石顶尖研磨中心孔,中心孔的表面粗糙度Ra值逐次减小,精度也要逐次提高。为了达到轴的精

5、度要求,逐步消除工件毛坯的复映误差,工序分为粗车,精车,磨削。零件外圆的粗糙度要求不统一,在加工过程中考虑到时间的原因,先加工到最低等级要求3.2,最后进行研磨达到0.6。有斜齿轮端最外圆公差等级为m5,键槽端外圆公差等级为m6。有参考文献[1]中有关方面和孔加工的经济精度及机床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二、确定毛坯、画毛坯图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型钢。下料φ140的20CrMnTi型钢L=685mm。又由题目已知零件的生产纲领为100件/年。由已知可得该零件的重量是60㎏。由参考文献[1]表1-2加工零件的生产类

6、型,表1-3不同机械产品的零件质量性别表可知,该生产类型为小批量生产。根据零件原图纸可知,斜齿轮需要经过齿形表面淬火及低温回火处理。齿面硬度:HRC58-62,心部硬度:HRC32-40,渗碳深度:1.2-1.6。参考文献[2]附表1-27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余量(mm)可知,基本直径大于80~120mm,在粗加工后留余量为2.6mm,半精加工后留余量为0.5mm,精车后为0.3mm.32参考文献[1]表5-1外圆加工中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可知,半精车可以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为2.5~10微米,精车可以达到1.25~10微米,半精磨可以达到0.63~2

7、.5微米。三、工艺规程设计(一)定位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轴端面的孔是一个设计基准,C面为一个装配基准,用它做精基准能够使加工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实现轴体零件“一面两孔”的典型定位方式;此外,C外圆面积大,定位比较稳定,夹紧方案也比较简单、可靠,操作方便。粗基准的选择:考虑到以下几点要求,要求选择轴的重要端面孔和主要面来做基准:第一,要保证个加工面均有余量;第二,轴加工后要装配,所以要有适当的间隙,并且要保证均匀;此外还应能够保证定位基准、夹紧可靠。最先进行机械加工的是两个端面,保证长度要求,再就是两个端面的中心孔,保证定位和夹紧。这时可选择的夹紧方案为,用

8、三爪卡盘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