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贸易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

ID:9677528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中国进出口贸易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1页
中国进出口贸易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进出口贸易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进出口贸易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主要包括1952年~2008年中国GDP和进出口总额两个指标,如表1。  表11952年~2008年中国GDP和进出口总额  2.研究方法。根据以上两个指标的数据,使用Evie.收集整理数采用SC准则确定为1。检验结果表明,滞后阶数为1时,LNG序列的ADF统计量为-1.695683,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3.4919,接受原假设,说明LNG为非平稳

2、序列。LNJC序列的ADF统计量为-2.056342,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3.4919,接受原假设,说明LNJC为非平稳序列。DLNG序列的ADF统计量为-4.05901,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2.9157,拒绝原假设,说明DLNG为平稳序列。DLNJC序列的ADF统计量为-4.530538,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2.9157,拒绝原假设,说明DLNJC为平稳序列,结果如表2所示。  注:DLNG为GDP对数的差分曲线;DLNJC为进出口总额对数的差分曲线  图3GDP序列对数的差分

3、曲线和进出口总额序列对数的差分曲线  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c表示截距项;t表示时间趋势;1表示滞后期。  2.序列LNG和LNJC的协整性检验。由于两变量LNG和LNJC都为一阶单整,所以可以考虑两者的协整关系。我们采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法对两个序列进行研究,根据Engle-Granger协整检验法相关理论,设协整方程为lNG=a+ULJC+et,用■和■表示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则模型残差估计值为■=LNG-■-■LNGC,若■~I(0),则LNG和LNJC具有协整关系。采用1952~20

4、08年数据,运用Engle-Grange检验法进行协整回归和协整检验,得到:  LNG=3.928165+0.706849LNJC+et(49.89642)(68.70281)  R2=0.988482F=4720.077S.E.=0.201001  若变量LNG和LNJC具有协整关系,则上式中的et应具有平稳性。对残差序列et作单位根检验,序列et的ADF值为-2.436185,1%水平临界值为-2.6048,5%水平临界值为-1.9465,10%水平临界值为-1.6189。残差et的ADF统计量小于5%、

5、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故残差et是平稳的。因此接受变量LNG和LNJC的协整假设。  3.Granger-Sims因果检验。协整检验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可以解决此问题。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DLNG和DLNJC关系的Granger-sims因果检验结果  由表3可知,滞后期为1时,GDP不是进出口总额的Granger原因,进出口总额也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滞后期为2时,结果一样;当滞后期为3和4

6、时,GDP不是进出口总额的Granger原因,而进出口总额是GDP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在短期内,我国GDP与进出口总额的相互影响不显著,从长期来看,进出口贸易额对GDP的增长有显著影响。  三、分析结论  第一,通过对我国GDP与进出口总额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进而表明我国GDP与进出口贸易之间是存在长期均衡增长关系的。第二,通过对我国GDP和进出口总额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无论滞后多少期,GDP始终不是进出口总额的Granger成因,这表明我国GDP的

7、增长对进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而从长期来看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对GDP影响作用是显著的。  四、针对建议  (1)宏观角度。首先,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于出口,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国必须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内需。其次,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提供大量的就业与发展机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经济发展,平衡社会供需的总量,引导消费结构更为合理。保持国家的经济稳定增长,以对抗金融危机。(2)微观角度。第一,优化进出口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为集约型,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尽快提高我国在国际

8、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第二,本国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能促使我国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我国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也会反作用于我国的经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创新,所以我国政府要支持具有自主创新品牌产品的出口,加快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建立有效合理的政策支持体系。第三,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