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思想中自然规律观念的演变

中国哲学思想中自然规律观念的演变

ID:9679379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中国哲学思想中自然规律观念的演变_第1页
中国哲学思想中自然规律观念的演变_第2页
中国哲学思想中自然规律观念的演变_第3页
中国哲学思想中自然规律观念的演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思想中自然规律观念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思想中自然规律观念的演变中国哲学思想中自然规律观念的演变  自然规律是自然界事物发展过程中所显示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法则。在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相信自然规律的存在,就给自然科学提供了预设和发展方向。  李约瑟曾论证了中国古代缺乏自然法则的观念。虽然李约瑟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误认为中国古代也缺乏自然规律观念。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存在自然规律观念,而且自然规律观念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    一、先秦道、常、理等初步的自然规律观念的提出    先秦诸子已认识到自然界是有秩序、有规律的,并纷纷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规

2、律性内涵的重要概念。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庄子?知北游》里说: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他们认为自然界是有秩序的,有一个先天地生的道支配着万物的运行。荀子则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荀子认为自然万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庄子养生主》中的依乎天理。《荀子解蔽》中的物之理也,《韩非子解老》中的万物各异理,都是指万物的客观规律。  因此可认为道、常、理具有一定的自然规律的含义。这些初步的自然规律观

3、念的提出,是随着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感觉到以前由神意支配的混乱无序的自然界的形象不再符合他们现在所认识到的自然界,这促使一些具有科学思想的学者提出了道、常等概念,道法自然、天行有常使人们认识到以前认为是表达神意的现象竟也遵从着某些规则,这些现象只是事物本性的自然流露,并无其他意义在内,于是人们开始尝试用理论解释自然,出现了用阴阳二气解释寒暑往来、疾病成因、地震的形成等的思想,从而使科学朝着客观性的方向发展。  但同时,他们中的多数却认为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庄子齐物论》)在他们看来,道、常等是难以认知的,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

4、毫无价值,甚至反对对它的探究。如荀子说:唯圣人不求知天。(《荀子天论》)老子主张绝圣弃智(《老子》第十九章)  因此他们自然不会下大气力去外求知识、探索自然奥秘并寻求理论解释,而是浅尝辄止,忽视对道、常等本身的研究,这就必然会导致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难以区分现象与本质,常态与规律,造成他们所认识到的自然规律的笼统性、模糊性。    二、天人感应理论时期客观的自然规律观念的迷失    荀子提出的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有着不容低估的价值,但是在当时科学认识水平的限制下,人们时常看到的不是天人之间毫无关系,不是制天命而用之,恰恰相反,而是人类的活动每每受本

5、文由.L.收集整理制于天,大自然不可更移的客观规律每时每刻都在干预人类的生活。科学认识水平的限制必然使人们的思想产生迷惑。  应时而出的天人感应理论主张同类相动、天人相副,用阴阳二气及其相互作用,把天人感应诸现象联结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天人感应理论承认天是有自己的原则(或规律)的,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反而有奉。(《春秋繁露?天容》)在董仲舒看来,天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天对于人类社会的遣告,并不是无故发泄,而是有的放失,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对天道-自然界规律的处罚与警醒,正是由于人类社会活动本

6、身特别是天之子-君主们的行为违反了天道的结果。所以天人感应学说也追求天道的必然性、因果关系、解释性。  根据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灾异、祥瑞都是人的行为所招来的,同时也是天意的表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方止。(《春秋繁露?贤良对策》)这种有意志作用在内的灾异、祥瑞学说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混为一谈,人的意志和行为可以影响天,而天对人类社会的谴告是对人的行为的反应,是天意的表现,既然有天意的存在,怎能让人相信有一个独立于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客观自然界,又怎会让人期望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背后隐藏有稳定

7、不变的内在规律。  这实际上造成了客观的自然规律观念在人们心中的迷失,从而导致了许多荒谬的思想,如天文学领域的圣人统理天文,而农学、医学等领域也出现了很多利用这种缺乏客观性的规律形成的方法技术,它们类似于巫术,由此而引起的谶纬迷信的泛滥,使科学的发展完全背离了客观性的方向,走入了误区。    三、魏晋玄学时期自然规律观念客观性的再次巩固及其缺陷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仅在肉眼可及的范围内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而且在人的感官所不及的范围内,依靠技术手段,人们也掌握了自然界一些更深层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人的意志所无法改变的,当人们意识到那被认为是天意表现

8、的灾异也有某种规律可循的时候,就动摇了天人感应理论的地位。  王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