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改编文学研究

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改编文学研究

ID:9683191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改编文学研究_第1页
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改编文学研究_第2页
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改编文学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改编文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改编文学研究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改编文学研究,摘要:中国20世纪早期的电影改编文学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13年到1931年,第二个阶段是1932年到1949年,中国早期电影文学奠定了我国电影发展的基础。关键词:早期电影文学电影诞生以来,由于电影与文学之间在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和承载复杂思想情感方面的近似性,导致人们不断比较二者的异同。毕竟,在绘画、雕刻、建筑、文学、音乐、戏剧、舞蹈和电影这几种艺术门类中,最接近电影的就是文学和戏剧。其中,信息量最大的是文学,因为文字是文明的载体,它记录着有文字以来世界文明史中发生的几乎一切信息,悠久的历史渊源

2、和无所不包的特点使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对人们产生了难以名状、难以割舍的情感。文学作品与基于其改编后的电影关系极为微妙:二者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却由于机缘巧合联系到了一起。本文集中分析中国20世纪早期的电影改编文学,试图从中国电影改编的源头之处分析中国电影发展早期两者不同的文化艺术特点和价值取向。这一时期主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13年到1931年。虽然1905年就有了京剧片《定军山》,但是中国电影剧作却是1913年以郑正秋为编剧、他和张石川共通担任导演制作的《难夫难妻》为标志。这部影片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明显区别于之前的戏剧短片,由七个主要人物围绕结亲,构成了

3、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反映了当时电影模仿文明戏的模式以及电影与戏剧的关系:首先演员都是文明戏演员;其次采用当时文明剧的结构形式,分成了五场戏;第三郑正秋认为戏剧必须是改革社会、教化群众的工具,这一观点也带进了这一部电影。所谓文明戏,当时又称新剧,即话剧,文明表示进步或先进,1911年到1912年是文明戏全盛时期,但到了1918年由于演出不再严格遵守剧本,造成质量急剧下滑,文明戏趋于衰败。但可惜的是虽然文明戏中不乏针砭时弊、鼓励自由婚姻的内容,但电影却自《难夫难妻》后没有很好地继承这一传统。这一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电影深受鸳鸯蝴蝶派的影响。这一文学流派发端于上海十里洋场,热衷于言情小

4、说,才子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象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代表人物有徐枕亚、张恨水和许啸天等人,早期代表有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徐枕亚的《玉梨魂》和张恨水的《啼笑姻缘》。这一学派以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为标志,属于通俗文学和平民文学一类,情节曲折,表达细腻,富有情感煽动性,故事性很强,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因此鸳鸯蝴蝶派的很多作品都被搬上了银幕,例如《啼笑因缘》和《玉梨魂》。不少鸳鸯蝴蝶派作家也参与了电影的制作,如明星公司邀请包天笑担当编剧,创作出《多情的女伶》等电影剧本。应该看到,鸳鸯蝴蝶派文学促进了早期电影的发展,确立了基本的电影叙事模式,奠定了电影与文学作品,尤其

5、是与小说的紧密关系,在美学意义上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参考。这一阶段的电影文学还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商业激烈竞争,同时怪侠乱力、古装传奇为题材的电影也纷纷登场,但主流还是深受文明戏或鸳鸯蝴蝶派的影响,直到1929年底电影文学将目光重新投向真实的人生。第二个阶段是1932年到1949年。首先是苏联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十月革命胜利后,前苏联电影艺术家以蒙太奇为主要手段,拍摄了一系列革命斗争为题材的电影,如《母亲》和《战舰波将金号》。1932年中共文委电影小组成立,一批左翼作家相继进入电影界,影响较大的是夏衍。1932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左翼电影运动蓬勃发展,如《

6、神女》、《马路天使》等大批影片出现。但到了抗战期间,中国电影事业受到了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有了丰富生活阅历和理性认识的电影工们又拍摄了《三毛流浪记》、《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八千里路云和月》等优秀影片。其次是深受好莱坞电影模式的影响,尤其是电影镜头语言体系紧密围绕传奇性叙事生成,具体着落在叙事之间传奇性生成的那些节点上。如《劳工之爱情》中的喜剧效果就借鉴了好莱坞电影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完成了情节和层次的整体组织和叙事上的表现。中国的电影发展晚于欧美电影,在其发展初期,必然会使用现有的国外成熟的电影叙事和抒情方式,例如在主题的选择上,就倾向于爱情片、侠盗片和侦探片。这一时期电影文

7、学的特点主要是受到了现实主义的影响。现实主义在艺术上是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但是所谓的现实主义反映在文学和电影创作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环境和创本人主观体验的影响。1934年苏联在第一次代做会上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之一,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高尔基指出,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直接相关的是无产阶级文学。电影《难夫难妻》通过一对新人离奇而又现实的结合批判了当时封建买卖婚姻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