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论文:略论吴尚先的外治特色及成就

中医学论文:略论吴尚先的外治特色及成就

ID:9687853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中医学论文:略论吴尚先的外治特色及成就_第1页
中医学论文:略论吴尚先的外治特色及成就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论文:略论吴尚先的外治特色及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学论文:略论吴尚先的外治特色及成就【摘要】希望整理的中医学论文:略论吴尚先的外治特色及成就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灵感。关键词:理瀹骈文吴尚先中医外治吴尚先(1806~1886年),名樽,字杖仙,又名安业,字师机,为清代外治大师,后世称之为外治之宗。所著《理瀹骈文》一书,对中医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提出了外治法可以统治百病的论断。他说:病先从皮毛入,药即可由此进,援古方以为证,述用法之不同,论症则重于内,言治则专于外。为后世应用中药外治开拓了法门。今就其外治特色及成就作一粗浅探析。1.外治内治,机理统一外治法与内治

2、法虽给药途径不同,但都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作为指导,使失去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病的目的。在吴氏之前,虽已有外治专著《急救广生集》问世,亦有诸多古代文献及民间流传的外治验方,但尚无系统的理论。吴氏总结了前人经验,以《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理论典籍为指导,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观点,指出: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并阐明外治与内治机理统一,强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明阴阳五行,识脏腑经络,辨寒热虚实,分标本缓急等内外治法理论相同的原则,填补了历代文献外治理论的不足,为

3、后世临床奠定了外治理论基础。2.以膏为主,辅以它法吴氏外治以膏为纲,药为目,他说:膏包百病,如大营主将,坐镇中军,统领万队,虽有大敌,其气足以函盖,任变幻百出,终不能越其范围。糁药乃其参谋,敷药乃其环卫制胜者也。他在《理瀹骈文》中列有清阳、散阴、金仙、行水等十余种膏药,或贴之于局部,或稽经络之属施用,逮亲验数万人,始知膏药无殊汤药。并总结出膏药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为引,常辅以热敷、熨法、熏法及洗法等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说明吴氏在医之难在不能见脏腑的历史时代,就潜心于药物作用如何发挥的研究,已经注意到中医外

4、治的关键在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三部三法,三焦分治嚏、填、坐三法分治三焦病症乃是吴氏所创立的又一外治法则,至今在临床上仍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嚏法是将一定的药物制成粉末,口畜入鼻内的方法。他说:大凡上焦之病,以药研细末,口畜鼻取嚏发散为第一捷法。谓本法主表,可散上焦之雾。他认为鼻为肺窍,乃气体出入门户,眼与鼻相通,口畜鼻后涕泪并出,肺气宣畅,郁闭之邪火毒气随之而散。现代研究亦认为鼻粘膜有反射作用,当刺激有关部位时,可产生生理和治疗效应。填法是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填敷脐中的方法。他说:中焦之病,以

5、药切粗末炒香,布包缚脐上为第一捷法。谓该法可统治表里、半表半里,疏中焦之沤。现代研究认为脐部有敏感度高,渗透力强,药物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的解剖特点,能使药力迅速渗透到各个组织器官以调节人体之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愈病的目的。坐法是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坐于身下或塞于阴道内的方法。他说:下焦之病,以药或研或炒,或随症而制,布包坐于身下为第一捷法。谓该法主里,可决下焦之渎。4.熟读经典,灵活运用吴氏熟读中医经典,崇尚先贤,诚如他所说的:《灵》、《素》而下,如《伤寒》、《金匮》以及诸大家所著均不可不读。《千金》、《外台》皆是我师。

6、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他绝不照搬古方,主张既遵古方,又应善于临证随机应变。指出医理精微,在人静悟。用药时应遵其(仲景)法以为加减,有当加者,有不必加者,且有不可加者,全在临证活变,不能刻舟求剑。对于古方主张无不可照方而用,亦无不可摄一两味而用,并可于经验中选用单方而用,凡疑难之症可以自抒己见。因而他学外治十余年,日施济数百人,专以膏为主,而糁药、敷药辅之,其治愈不可胜计。综上所述,吴氏对祖国医学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中药外治的理论体系,阐释了外治与内治机理统一的原则,明确了中药外治的辨证论治思想,创立了以膏为主,辅以辨证用药及三部三

7、法、三焦分治等外治法则,这些均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作用。总结:通过阅读本文不知大家是否写出满意的中医学论文:略论吴尚先的外治特色及成就,更多内容请点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