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研究

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研究

ID:9700039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5

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研究_第1页
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研究_第2页
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研究_第3页
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研究_第4页
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研究  摘要以中国原产野生植物华蔓茶藨子为材料,采用压条进行无性繁殖试验研究,探讨不同压条处理、枝条处理和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生根率和生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条试验中枝条刻伤、激素及不同浓度处理生根率均达到80%以上,刻伤和激素处理的生根率差异不显著,但能明显促进生根数量和根质量,刻伤后施加激素能够显著缩短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出现时间,提高根数和根质量,加速生根进程,其中NAA促进新根萌生的效果略优于IBA,而IBA促进根生长的效果较好;枝条刻伤处理效果比外源激素处理更显著。  关键词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  AbstractTheasexualpropag

2、ationexperimentsofChinesevar.chinensises,hormoneandcontents.  Keyvar.chinensis;layering;propagationtechnique  华蔓茶藨子(R.fasciculatumvar.chinensis)为茶藨子属、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落叶灌木,稀常绿或半常绿,果实为多汁浆果,可直接食用或用于食品、饮料、酿酒及添加调料,对风湿性关节炎、肠胃炎等有一定疗效。茶藨子属植物在我国作为新型的野生观赏和栽培果树资源,具有野生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但是目前栽培区域仅限于东北和西北地区,

3、面积小、产量不稳定,发展缓慢,仅在植物园中作为资源少量引种栽培。关于茶藨子属植物繁殖方面的系统研究目前较少,应用栽培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阻碍了野生资源观赏和食用兼备的优良品种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因此,优质种苗批量供应成为限制开发利用的瓶颈,如何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低成本的无性系优质种苗,研究其无性繁殖技术成为当务之急,而引种驯化野生资源,进行品种改良,探索快速繁殖和应用技术,对于提高栽培品种的适应性、扩大应用范围及推动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于2007~2008年在嘉峪关宏丰公司种植园开展。采用压条繁殖方法,用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对不同部位枝条进行处

4、理,探索最佳压条繁殖技术,为华蔓茶藨子的引种保存和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嘉峪关宏丰公司种植园,面积逾13.33hm2,主要种植瓜果蔬菜和反季节的多种果树。嘉峪关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位于东经97°49′52″~98°31′24″,北纬39°37′58″~39°58′29″。海拔为1412~2744m,相对高差1332m。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年最低气温为-31.6℃,最高气温为38.7℃,平均气温为7℃,昼夜温差为14.2℃,15cm地温平均在-4~-3℃,20cm地温平均在-3~-2℃。年降雨量为85mm,蒸发量为214

5、8mm。全年日照时数2854.7~3053.4h,太阳辐射总量607.1~609.2kJ/cm2,无霜期为130d,早霜在9月中旬,晚霜在4月底至5月中旬,为典型的西北戈壁地区。  1.2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华蔓茶藨子,引种编号为1995-0060,1994年甘肃省引种并于1999年扦插繁殖。2007年5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选取生长健壮、长势一致的8龄植株的二年生枝条带回嘉峪关宏丰公司种植园进行压条繁殖。  1.3压条方法  1.3.1压条处理。采用平卧压条,将50~70cm长枝条分为上(Upper)、中(Middle)、下(Based)3个部位分别进行压条试验

6、,试验代码为:上部-U、中部-M和下部-B。每处理10根枝条,3次重复。所有处理均插入无土栽培的温室中。基质为炉渣3份、草炭3份、珍珠岩1.5份、牛粪2.5份。  1.3.2枝条处理。不刻伤(Un-cut,试验代码为N):压条部位表皮不作任何处理;刻伤(Cut,试验代码为C):用经过消毒的锋利刀片将压条部位表皮层划伤。  1.3.3激素处理。萘乙酸(NAA):0、25、50、75、100mg/kg,试验代码为:N25、N50、N75、N100;吲哚丁酸(IBA):0、25、50、75、100mg/kg,试验代码为:I25、I50、I75、I100。用95%酒精和蒸馏水制备激素溶液,

7、用消毒棉球浸蘸涂抹压条部位处理10s。  1.4数据处理  试验3d起每隔3d观察愈伤组织和不定根萌生情况,每处理10根枝条,3次重复。35d统计生根率和根质量,包括根数、根长和根的分枝数量。试验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在0.05差异水平上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igmaplot10.0作图。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压条处理对生根率和根质量的影响  在不同压条部位处理试验中,生根时间、根数和根质量的差异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下部压条生根最早、根数最多、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