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ID:9702904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5

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素质教育问题研究_第1页
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素质教育问题研究_第2页
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素质教育问题研究_第3页
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素质教育问题研究_第4页
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素质教育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素质教育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素质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化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都有重要的论述。提高文化软实力是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整个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支撑。民族素质的提高也有赖于文化软实力建设。因此,我们要通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素质。  论文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民族素质;教育  一、提

2、高文化软实力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一)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1)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首先,文化是上层建筑之一,它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被该经济基础所决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之一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存在以及它的性质,都不能只从它本身得到说明,而“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一切观念形态的东西都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它是整个人类社会生产生

3、活在人类意识中的反映,并受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  (2)文化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把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看作文化发展的基础,不等于说文化发展是完全被动、完全静态的;相反,文化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恩格斯曾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这就表明,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上层建

4、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是互为对象、彼此推动的,文化在其中扮演着十分活跃和重要的角色。  (3)文化在培育民族精神、塑造健全人格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化是一种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中的力量,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恩格斯曾说过:“在我卧床这段时间里,除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外,别的我几乎什么也没有读,我从这个卓越的老头于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里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比所有沃拉贝耳、卡普菲格、路易·勃朗之流的作品中所包含的多得多。多么了不起

5、的勇气!在他的富有诗意的裁判中有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可见,文化不仅是一种价值体系,而且是一种行为规范体系,它给整个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标准,并通过社会教育使其内化为整个民族的正义感、羞耻感和责任感,从而有效塑造国民的健全人格,使民族精神得以延续传承、不断深化升华。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具有多方面功能;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大众化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与结果,科学技术史文化大众化的重要手段;社会

6、主义文化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动力;等等。在这些精辟的论述中,马泽东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邓小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提出了“先进文化”,胡锦涛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意义  1、是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

7、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提升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为改革和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和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于文化,它凝结着一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它具有凝聚人心、增进共识、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的强大力量,始

8、终是维系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我们只有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聚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3、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整个综合国力提高的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