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及对策

简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及对策

ID:9703333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5

简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及对策_第1页
简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及对策_第2页
简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及对策_第3页
简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及对策_第4页
简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及对策论文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迅速,随之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由来已久,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及我国在教育收费制度和录取制度上的种种变革,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社会领域和教育领域都十分关注的话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领域的公正和正义,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的安全。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2、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胡锦涛书记的讲话指出了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性,也深刻阐明了教育公平的核心地位。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兴衰,越发达的国家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越多,因此,加强高等教育的公平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及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延续社会生命、促进个体发展方面的功能得以强势张扬的同时,高

3、等教育领域的公平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正如布鲁贝克所说:“即使最富裕的国家也不可能提供普及高等教育所需要的经费。”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尚不具备向一切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敞开大门的条件,即使在同等入学机会下,也尚未具备为不同学校、不同智力、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经济条件的受教育者配置同等教育资源的能力。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只能是竞争的平等,相对的平等。  1.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  所谓公平是指公正和平等,指以一定的价值规范对人们的权利或财产在性质上和数量上平等状况的推断。高等

4、教育公平一般包括高等教育权利平等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点,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进入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拥有或享受质量的公平、选择公平等。  (1)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瑞典教育家T﹒胡森认为,就个体而言,“平等”有三种含义:第一,起点平等。指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和学习生活的机会。第二,过程平等。即在教育过程中个体受到平等的对待。第三,结构均等。这种均等指向最终的学习结果和目标,即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问题,是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的核

5、心内容。  (2)高等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权利即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教育上的平等权利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平等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平等,即每个人不论其民族、性别、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都享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  2.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  法国著名学者莫里斯·迪韦尔热说:社会结构的第一个要素是不平等。作为社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都希望高等教育实现从入学、教育过程到教育结构全方位的平等,并以此作为对不平等社会制度的弥补。[5]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没有充分的资金全

6、面支持高等教育,不可能做到全国经济扶持一视同仁。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很突出,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精英教育”的路线在提升中国教育世界竞争力的同时加剧了教育领域内部资源的失衡,加剧教育差距,这已然成为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中的致命伤。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1.地区差异造成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  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高校建设的水平也不相同。我国几个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城市集中了全国绝大多数名牌高校,而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则稀少。而无论是从地域型还

7、是受益型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看,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绝对差异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明显扩大趋势。地区的差异造成了高校录取分数的巨大差异。  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愿意为本地的学校投资,那里的大学发展有更多的机会,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那里的大学通常无法获得足够的投入,在全国性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不管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在同一地区内部,由于存在高等教育的严格分类,这些高校之间的教育机会问题也存在差异。  2.经济阶层不同造成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  一般家庭经济状况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关系的

8、分析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因素对就学机会的影响,在一定的分数以上,考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决定是否被学校或特定专业录取的重要原因,城镇、干部家庭背景的考生具有相对较好的初等教育,在体能训练和特长训练上都有优势。在报考志愿上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城镇考生在相对丰富的信息上有很大的优势,而农村考生缺乏这方面的信息,不能很好地掌握报考信息,导致盲目选择学校和专业。而且农村考生及家长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对专业选择有一定倾向性。不同阶层的子女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高校和专业的选择也不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