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的优化研究

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的优化研究

ID:9703656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的优化研究_第1页
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的优化研究_第2页
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的优化研究_第3页
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的优化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的优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的优化研究近十几年来,浙江抓住机遇,实现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2008年,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7所,在校生86.8万余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奠定了高等教育大省的地位。未来一个时期,浙江要实现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变,需要尽快从外延扩张为主转向内涵发展为主,通过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实现高等教育从“补偿性增长”向“适应性增长”并努力向“战略性增长”的方向转变。在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中,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作为高等教育系统具体运作方式的综合体现,对高等教育发展具

2、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优化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无疑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1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教育结构的依据和归宿,一是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二是教育自身的本质和规律。”[1]科学发展观和“文化大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外向型经济纵深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等,必然引起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应调整,这种调整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外延扩张以及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等的不断优化。1.1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高等教育各层次间的组合比例关系,是一种纵向结构。2008年,浙江普通高

3、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在校生比例为4.13%、53.79%、42.08%,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结构[2]。根据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合理的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塔型”结构,既专科是塔基,本科是塔身,研究生是塔顶。由此可见,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研究生教育所占的比重较低,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逐步提高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本科教育所在比重较大,扩张速度过快,不仅向下挤占专科教育资源(主要是生源),短期内向上又多数不具备升格的能力;三是专科教育所占比重偏低,社会的关注点都在本科以上,专

4、科教育备受冷落,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空间受到影响。1.2科类结构科类结构是指高等教育中各科类教育的构成情况,是一种横向结构,具体分为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两个层次。由表1可知[3]:第一,学科结构全面,覆盖11个大类,国家专业目录内一级学科设置比例高达97.2%,这与浙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相协调,但是理工类与人文社会类发展比例失调。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文社会学科类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目前人文社会类所占比重偏低的情况将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第二,专业布点广,设置较

5、全,除去目录外专业数53个,实际设置目录内专业数198个,占比79.5%,但同时存在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过细、口径过窄等问题。对浙江30所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状况调查发现,28所设有“英语”专业,26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3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21所设有“市场营销”、“艺术设计”专业。近几年新开设的大多是投入不大、短平快性质的学科专业,一些热门专业和通用性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现象较严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兴专业和应用专业发展不够。2优化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的对策思考其次,合理定位,分清职责,形

6、成梯度合理的层次结构。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划分不同层次,各层次的高校合理定位,明确职责,强化自身特色。浙江高校可划分为四个层次:①研究型大学,如浙江大学。此类大学办学条件优越,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水平位居国内一流,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②教学研究型大学。这类大学办学历史较悠久,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较雄厚,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都较强。“学术性”和“应用性”两方面兼顾,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存,但侧重于本科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各种“复合型”人才。如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③教学型大学。此类高校以本科

7、教育为主,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这类大学是浙江高等教育的主体,中国计量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嘉兴学院等属于这类高校。④技能型院校,即高职高专院校。这类高校具有专业设置灵活、岗位针对性强、学制短等特点,能有效地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低重心高等教育,培养地方所需的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实用技能型人才。第三,以分层次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目前高校中盲目攀比,争相进行办学层次升格的现象比较普遍:一心求大求全,专科想升本科,本科争设硕士点、博士点,争“名分”,追“正统”。这与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评价

8、标准不分层次的“一刀切”、评价指标量化等有很大关系,对所有高校不分层次用同一个量化指标进行评价排序刺激了高校互相攀比、积极“跑点”。因此,必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促进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共同发展。[4]2.2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与需求适应、改造与发展并举科类结构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