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ID:9705615

大小:6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5

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_第1页
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_第2页
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_第3页
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_第4页
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关键词】树脂粘接剂;双重固化;化学固化;纤维桩     Abstract Objective:Tostudyadhesivestrengthoffiberpostbyusingdual-curingandchemicalcuringmethodsontherootcanal.Methods:Sixtyfreshlyextractedmaxillarycentralincisors,cutalydividedintoA,Btminginteriorchemicallycuredre

2、sinadhesivetopletefiberpostbondinginrootcanals,tentallateralinterceptionmslices,experimentalmeasurementofbondingstrengthentaldataical-curedresinadhesivestrengthicalcuringadhesivestrengthoffiberpostismorethandoublemodefiberpostcuringadhesivestrength.   Keyicalcur

3、ing;fiberpost    纤维桩因其具有优越的理化性能而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上,在残冠和残根的修复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纤维桩的弹性模量与天然牙接近,避免了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根折和根劈裂,明显降低了不可逆性根折的发生率[1]。其次纤维桩的颜色接近自然牙,其美学性能优越。另外纤维桩还有耐腐蚀、耐疲劳、不变色等优点[2]。纤维桩主要靠粘结剂将其固定在根管桩道内。纤维桩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本身的破坏和粘接部位的破坏[3]。本实验通过比较化学固化和双重固化两种固化方式对树脂纤维桩的粘接强度,研究这两种固化方

4、式是否对纤维桩的粘接强度产生不同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设备选新鲜拔除人离体上颌中切牙16颗,常规根管治疗工具,3M双固化树脂粘接剂(美国3M公司),美国特耐(Tenax)纤维桩,光固化机(登士柏公司),SYJ-150低速金刚石切割机(沈阳科晶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AGS-500万能材料实验机(ShimadzuCo.日本)。  1.2方法  1.2.1离体牙的选择和保存将新近拔除的离体上颌中切牙16颗,置于0.9%NaCl溶液,4℃冰箱保存。纳入标准:只要牙根完整、无缺损、无隐裂、无弯曲,有无龋坏均可

5、。  1.2.2根管预备及充填16颗离体单根管中切牙于釉牙本质界冠方2mm处,用低速金刚砂片垂直牙体长轴方向截断。拔髓、机用扩大针扩至F3号,用与F3相应的牙胶尖及根充糊剂进行完善根充。  1.2.3纤维桩桩道预备完善根管充填后的16个牙根试件,用美国特耐玻璃纤维桩相匹配的麻花钻进行纤维桩桩道预备,根尖保留3~5mm牙胶尖,间断生理盐水冲洗吹干。桩道预备完成后用37%磷酸酸蚀、蒸馏水冲洗、气枪轻吹,保持粘接面为湿润状态。  1.2.4粘接16个酸蚀后的试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双固化组,B组为化学固化组。A组样本

6、用3M配套的注射枪头将3M树脂粘结剂慢慢导入桩道,再将纤维桩插入,反复提拉三次排除气泡,用登士伯光固化机光照60s后放置备用。B组在X光暗室中用A组同样的方法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化学固化,避光放置10min备用。将粘接完成的16个试件置于37℃温水中保存24h。  1.2.5制作实验切片试件取出后用低速金刚石切割机在距釉牙本质界断面2mm处,垂直与牙体长轴方向切片,每片厚为1mm,每个试件制作2个切片,取其中1个切片顺序编号。  1.2.6粘接强度的测试根据试样自制切片承载模具,将承载模具放在AGC-500万能材料实验机实

7、验台上,依次将切片放置在承载模具上,调整模具使加载杆对准切片中心的纤维桩,再以每分钟5mm的速度垂直加载,直到纤维桩被推出脱位后停止加载,记录加载的数值。  2结果  两种不同固化方式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两种不同固化方式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统计结果(N)  组别n均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A组8113.723.3118.1109.53B组8117.812.30122.35113.85    A组粘接强度(113.72±2.76)N,B组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强度(117.81±1.92)N,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

8、t检验显示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根管与纤维桩粘接强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微推出法。微推出法可以显著减少试件制造过程中的破损,所得数据为正态分布,变异在可接受范围[4],其施力的方向与牙体合力方向基本一致,比较适用于桩与根管的粘接强度的测试。  粘接前牙本质内壁的处理很关键。本实验采用全酸蚀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