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

ID:9705851

大小:10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5-05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_第1页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_第2页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_第3页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_第4页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第二、三节分别简要讨论汉语话题结构,包括三种有句法依据的句法话题,还将简要讨论汉语的关系结构。第四节将证明,如认为句法话题具有一致的语法功能,那就无法对汉语的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的关系作出令人满意的论述。第五节将讨论对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并且表明如何确定对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第六节将根据第五节中列出的句法话题的语用差异,对汉语的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的关系作出简洁的论述。第七节是结论。⒉话题结构和三种句法话题句法话题是话题结构的结构上的成分,在英语和汉语中,句法话题用NPS(名词词组+句子)的一般的形式来定义,例如:(1)This

2、proposal,therevieitteedoesnotlikeatall(这个计划,审查委员会完全不喜欢)(2)JohnIhaven'tseenhimforalongtime(约翰我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3)香蕉我很爱吃(4)那件事,你最好把它忘掉话题结构中的最前面的名词词组,如(1)-(4)中的斜体或黑体部分,是句法话题。Gundel(1985:86)认为,句法话题在形式上定义为:(5)一个成分C,是某个句子S的句法话题,当且仅当C是由S直接控制的,而且,C邻接于也由S直接控制的某个句子S的左或右。在过去的研究中,三种句法话题的区分,取决于跟该句子的其他成分的

3、句法关系。众所周知,首先,(1)和(2)在英语中属于两种不同的话题结构,(1)是话题化(topicalization)话题结构,(2)是左置话题结构。话题化话题结构的特征是句子的其他部分中有一个空位(gap),句法话题能够回到句子中去而不影响句子的命题内容。另一方面,左置话题结构中句子其他部分中没有空位,却有一个代词跟句法话题同指(Chomsky1977,1981)。由于上述区别,(1)和(2)中的句法话题可分别称为话题化句法话题和左置句法话题。这两类话题结构通常都可在汉语中得到证实,(3)是话题化句法话题,(4)是左置话题结构。再举几例:(6)那几封信他快写完了(8

4、)那个人我以前见过他吗?(7)这些事我从来没听说过(9)你说的那些人,他们都来了(6)和(7)中的句法话题属于话题化类,而(8)和(9)中的句法话题属于左置类。除了以上两类句法话题外,还有第三类句法话题,这种句法话题在汉语中很常见,例如:(10)这本书我读得很累(11)那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快(12)象鼻子长(10)-(12)很明显跟(6)-(9)不同,(10)-(12)既没有句法话题的句法上的空位,在句子的其他部分中也没有同指的代词。对话题结构的其他部分中的谓语动词来说,句法话题在语义上既可以是一个参与者,如(10)所示;也可以是一个场景,如(11)所示;也可以没有直

5、接的语义关系,如(12)。(12)是鼻子长,而不是象长。如果这类句法话题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表达式的话,那经常是由介词短语充当,这从英语翻译中便可看出。(10)-(12)被Gundel(1988:224)称为典型的话题一述题结构,它们在过去研究中也被看作“汉语式”的话题结构,跟典型的、由话题化句法话题和左置句法话题表现出来的“英语式”的话题结构相对立(特别参看Chafe关系结构,正象Lehmann(1992:333)所定义的那样,是由一个(可能是空的)称为中心词的名词性成分和称为关系小句、在语义上是修饰这个名词性成分的从句组成,人们分出了两种关系结构:一种带有一个充当中心

6、词的名词性词组,另一种不带充当中心词的名词性词组。在过去的研究中,后者也称作缺少中心词的关系小句或自由的关系小句(参看Grimshaann1986,1992)。在汉语语言学里,它通常指的是名词化结构(参看Li和Thompson1981)。在下面讨论中,关系化指的是带有一个中心词的关系结构;名词化指的是不带中心词的关系结构。汉语中关系化的标记是小词“的”,“的”把一个缩短了的小句与紧接的中心词词组连接起来:(13a)旅行团提早出发了(13b)[提早出发的]旅行团(14a)小王请来了客人(14b)[小王请来的]客人(15a)那些事你们不知道(15b)[你们不知道的]那些事

7、(16a)这些人我们雇他们来当顾问(16b)[我们雇他们来当顾问的]这些人(17a)这棵树叶子大(17b)[叶子大的]这棵树以上例子明显看出,汉语中的关系结构有的是从非话题结构转变而来的,如(13)-(14),有的是从话题结构转变而来的:有的是话题化话题结构,如(15);有的是左置话题结构,如(16);也有的是汉语式的话题结构,如(17)。Li和Thompson(1981)详细阐述过汉语名词化,他们认为,把小词“的”放在缩短了的小句之后,这就是汉语名词化,与关系化不同的是,汉语名词化结构后面并不带中心名词。跟关系化一样,汉语中的名词化结构既可以从非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