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史的“环境”问题

浅析环境史的“环境”问题

ID:9708563

大小:6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5

浅析环境史的“环境”问题_第1页
浅析环境史的“环境”问题_第2页
浅析环境史的“环境”问题_第3页
浅析环境史的“环境”问题_第4页
浅析环境史的“环境”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环境史的“环境”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环境史的“环境”问题一、环境史与环境的历史  我们知道,围绕人类社会由文化主导还是由环境主导的问题,历史学界曾进行过长时间的论战,这场论战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式微而告终。此后,传统史学重人事而轻自然的倾向遂越来越强烈,自然环境逐渐成为历史事件可有可无的背景与点缀,很多时候,自然环境因素完全被排除在历史学者的视野之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后半叶环境破坏问题的日渐突出,环境因素在历史演进中的重要作用又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传统史学的倾向有必要加以纠正,重新肯定自然环境在史学

2、中的地位已经刻不容缓,于是环境史应运而生。  但是,自环境史兴起以来,由于相关学者异帜高标,大力宣扬自然环境对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使得学界对环境的认识又出现偏差。不管是环境史学者,还是非环境史学者,大都抱有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环境史就是环境的历史,所要研究的对象主要就是森林植被、土壤状况、水文条件、动物分布、气候干湿、气温冷暖等外在自然的空间布列与时间演变,而这些自然条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应该承认,环境的历史是环境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掉环境的历史,环境史也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但是

3、,环境史却又不仅仅是环境的历史,其内涵要丰富得多。环境之外,社会层面的诸多因素也在我们的考虑之中。环境史要改变传统史学重人事轻自然的弊病,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就要重自然轻人事,矫枉而不能过正,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环境史关注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环境参与下的历史,绝非仅仅是环境本身的历史。  梅雪芹认为,环境的历史包括作为自然史研究领域的环境的历史和作为社会的历史之研究范围的环境的历史,而作为人与自然之关系研究领域的环境史与环境的历史的关键区别在于它对人和自然的看法,这就决定了我们在

4、研究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历程时,会以一种具有特色的人与自然互动的视角来重新解释历史和人事,其主张颇有见地。  要理清环境史与环境的历史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其一,研究的主题上,自然与社会并重,环境因素与文化因素不可偏废。我们的目的在于把自然重新引入历史学的范畴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绝非只是为了探究环境而探究环境。我们将构建一种自然社会二元一体的观察视角与理论框架,深入论证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剖析环境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塑造、互相驯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其实,对于环境史的旨趣

5、的探讨历来比较多。李根蟠较早提出的自然进入历史,历史回归自然就很有见地,正如他所概括的那样,环境史把历史研究中一度被人为地从自然中抽离出来的人类社会,被重新放回大自然当中,放回它事实上不可须臾或离的地球生物圈当中,而自然环境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因素,是参与历史活剧演出的演员。王利华也指出:社会和文化的许多历史变异和差别,不但需从其自身的发生、演化过程中寻找答案,而且应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中求索根源,而环境史也与自然史研究不同,生态史学虽然重视考察各种历史自然现象,但时空界域圈定在人类诞生以来、与人类活动发生

6、了关联的那些部分。而在这一时空界域内的生态环境变迁,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过程,人类的各种活动及其方式和结果,都是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和表现。另外,邹逸麟、朱士光、侯甬坚、包茂红、高国荣、梅雪芹等学者也都有较多探讨,不再一一赘述。可见,环境史的诸多领军人物虽未对环境史中的环境加以明确的界定,但大都对环境与文化之关系有一较公允的界定。至于学界普遍存在的误解,应是言者无意而听者有心了。  要之,环境史的研究主题是极为广泛的,如果只注意到环境而轻忽文化与社会因素,环境史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其

7、二,从论证基点上看,较之传统史学的一大不同是,我们重新审视环境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贬低文化的作用,把环境作为所有历史现象的终极决定力量。所有的历史现象都不是单线条的,任何用单一的原因予以解释的企图都是不可取的。  就国内的情形来看,非环境史学者对环境史的抵触情绪仍比较强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环境史在宣扬环境决定论。相对于极度彰显文化在社会演进中的重要作用的传统史学,新生的环境史自然不能不为环境的重要作用而摇旗呐喊。但是,阐述与论证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

8、现象还是很普遍的。国外不少环境史经典作品中环境决定论色彩极为浓厚,如克罗斯比(AlfredartinMelosi)是代表人物,他在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功能发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内这一领域关注者并不太多,希望能有更多学者进入并推出优秀作品。城市环境史之外,村落环境史的研究也大有可为。实际上,考古工对史前人类聚落的研究已经具有环境史的色彩,我们可在这一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并把视野从史前延伸至历史时期。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Emmanu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