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

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

ID:9711926

大小:6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6

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_第1页
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_第2页
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_第3页
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_第4页
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  6月4日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四川省直机关组织的省直机关团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赴井冈山参观了博物馆、八角楼、黄洋界保卫站哨口、三湾改编旧址、小井红军医院、茨坪毛泽东旧居等革命历史遗址。聆听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客座教授李春祥副研究员作的《弘扬井冈山精神,争做时代先锋》的专题报告。倾听了曾志、王佐等老红军的后代,向我们深情讲述的革命先辈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历程、家族历史及其精神实质。和学员们一起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  通过聆听井冈

2、山革命斗争史,看着井冈山的一草一木、一张张真实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让我感到时光流转,仿佛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革命岁月,回到了红军的红米饭,南瓜汤的艰苦生活。  让我记忆尤其深刻的是由600多名井冈山农民,他们大都是当年参加井冈山斗争者的后代,为我们呈现出的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更是让我重温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让我回到了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革命生活:井冈山上,红旗召唤革命队伍的聚集;八角楼上,一盏油灯的微光与北斗星辉映;红军驻地,朱德的扁担挑起军民鱼水情;送别路上,《十送红军》的旋律荡气回肠。尤

3、其是实景演火这一场,炮声隆隆,枪声阵阵。随着一声声轰鸣的炮声巨响,好像炮弹就落在我们面前的地面上,掉在水里面,掀起层层气浪,战士、百姓四处穿梭,战火硝烟扑面而来,我们在观众席上都闻到了浓烈的硝烟气息。真实的演出,给人以出神入化的境地,让我们都好像走进了当年的革命生活场景。  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座谈交流等形式,让我明白了,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使井冈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井冈山上点燃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4、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更是让我明白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  通过培训,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得到升华,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是无数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后更要阳光的生活,积极的工作。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以前在工作中,稍微遇到一些挫折,就会泄气,有时候自己会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不行,参观井冈山后,我明白了,只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破解各种困难,努

5、力前行,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是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作为一名基层的团干部,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广大的团员青年,用井冈山精神,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必将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这一次,与其他单位的团干部同行,通过和其他单位的团干部的交流和接触,发现其实自己不懂的还狠多,业务技能也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干的更好。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  此次井冈之行,最重要的体会,就是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井冈山精神是对民族精

6、神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江泽民同志把它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009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井冈山视察期间指出,井冈山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必须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把革命传统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并使之转化为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一、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诞生于井冈山,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缔造于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践于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大

7、智大勇的革命首创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之路,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业。2007年7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这一伟大开篇及随之诞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革命战争年代,从中国国情出发,客观回答了中国革命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和中国革命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在面对执政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新变化面前,回答了建

8、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的问题;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发展什么,怎样发展,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等问题。这些都是对井冈山精神不唯上、不唯书,求真务实、敢创善闯的传承、发展和延续。二、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井冈山斗争时期,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秋收起义部队的5000余人在到达井冈山后仅余700多人,装备着土枪土炮,而围困井冈山的国民党精锐部队20余万人,装备精良,给养充足,不断进行军事会剿,企图把红军扼杀在摇篮;物质匮乏,条件艰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