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

简谈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

ID:9722220

大小:7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06

简谈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_第1页
简谈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_第2页
简谈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_第3页
简谈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_第4页
简谈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谈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事物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文化,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回答13-14题_。  13.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X络文化,加强X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X等信息X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2、了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回答1-2题。  1.节约能源法序言指出,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践是认识的唯一  C.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D.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2.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能源大国自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我国是一个能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根据我国国情、能源利用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把节约资源确定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这说明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理由具体分析②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理由③意识对

3、物质具有推动作用④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成语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如“伯乐相马”和“画饼充饥”都非常有哲理。回答3-4题。  3.“伯乐相马”告诉我们,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到  A.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经验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重视实践,抛弃课本  D.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不能正确反映物质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③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④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下面的漫画启迪我们,在工作中应该  

4、  A.尊重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C.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D.与时俱进,用发展的观点看理由  6.2007年5月22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开幕。吴仪在致辞中指出,中美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往来不断扩大,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大局和主流。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推动作用  7.2007年8月19日,第9号台风“圣帕”在福建省泉州市惠

5、安县登陆。截至8月20日,“圣帕”造成福建39个县、272个乡镇、157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1.46亿元。面对台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福建全省党员干部迅速行动,积极防御,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到最低程度。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④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07年6月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有限的能源资源,脆弱的自然环境,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社会的文明进步

6、,也不允许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越是文明进步,越要注重节约、保护环境。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③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成功④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理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学习古诗文,既能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又能欣赏到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回答9-10题。  9.“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这句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10.我

7、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在《慕贤哲学常识综合测试题由.zbjy.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中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论断  ①说明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异性②肯定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③肯定了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④否定了内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