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

浅析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

ID:9724024

大小:6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6

浅析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_第1页
浅析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_第2页
浅析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_第3页
浅析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_第4页
浅析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中医药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学院构建“卫生仁爱”特色校园文化为例,深化育人功能,进而内化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宝贵思想。  关键词:传统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园文化;途径;作用  2005年8月在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明确了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推广传统中医药

2、文化,不仅在于其蕴含摘要:通过对传统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以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构建“卫生仁爱”特色校园文化为例,深化育人功能,进而内化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宝贵思想。  关键词:传统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园文化;途径;作用  2005年8月在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明确了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推广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在于其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结晶,而且体现了中华历代行医使药者实事求是、重视实践、勤奋治学、尊重经典、勇于革新

3、、崇尚医德等优秀传统。正如马科等[1]指出:“新时期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不仅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综合专业意识和多维化、整体化的深思理念,更有利于形成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学术氛围,使学生产生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医药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笔者以“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研”课题中贵阳护理职业学院为例,从下列五个方面探讨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现实作用  1.传统中医药文化贯穿教育理念。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秉承72年的办学历史和行业文化

4、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结合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特点,始终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医者仁术”作为医药卫生行业的职业准则。晋·杨泉在《物理论》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谆良,不可信也”,学院将其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形成了“三仁”教育理念,即“仁德、仁术、仁人”。  1.1“仁德”:是指培养医药行业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古人云“民无德不立”,“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学院汲取传统中医药

5、文化精粹,始终坚持以德立人,树立学生“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大慈恻隐”、“普救含灵”的仁德之性,警示不能起“邀射名誉”、“经略财物”(《千金要方》)的私贪之念。这既体现了学院70多年积淀下来的仁爱奉献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途径及作用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严谨敬业的优良传统,也反映了传统中医药文化“以仁存心”、“清廉正派”的道德追求,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应树立的崇高理想信念,更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效途径。  1.2“仁术”:是指培养学生掌握扎

6、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  《孟子·梁惠王上》首次提出了“仁术”一词,是指儒家所倡导的仁义行为,北宋之后赋予了医学内涵,将儒家思想与医学本质完美结合,如《育婴家秘》曰:“医者,仁术也,博爱之心也,当以天地之心为心,视人之子犹己之子,勿以势利之心易之也”,是淳朴善良的中华民族敬畏生命的精炼体现,也是中医药学得以在悠悠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的根本理由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大力发展,学院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知识技能,更要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求真务实的

7、治学态度,才能济世救人,服务社会。  1.3“仁人”: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正体现了著名医家孙思邈“仁爱救人”的医德准则。  学院立足“明德至善铸学院精神,业精技高育卫技人才”的办学思想,侧重于对学生仁善之性的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互助友爱、善良真诚、乐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务实道德、素质与才能的全面发展。  “三仁”教育理念既体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又融会贯通了党的教育方针,是对医药卫生类人才“以仁存心”、“大医精诚”道德追求的集中反映,旨在培养当代医药卫生行业人员“辨析至理”(《

8、儒门事亲》)、“审谛覃思”(《千金要方》)的治学态度,“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人事”(《灵枢》)的文化素养,“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千金要方》)的仁爱奉献精神。  2.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专业建设。  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学校教育将系统化、理论化的传统文化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实际上是一种灌输方式,这种方式全面且具体的归纳了大学生应该理解并应该掌握的内容,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知识领域最为有力的传承方式[2]。学院根据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三仁”教育理念,凝练出“铸卫生仁爱之魂,立卫生行业之德”的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