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

浅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

ID:9725424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6

浅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_第1页
浅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_第2页
浅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_第3页
浅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_第4页
浅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 创新实践 机制  论文摘要: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南京理工大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改革活动。通过推进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拓展创新实践活动形式,营造创新实践氛围等措施,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实践教学应和理论教学在时间、空间

2、和内容上统筹考虑,贯通一体。但实际上国内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现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导致未能形成实践创新活动和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相距甚远。南京理工大学在办学中始终坚持“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做了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计划是教学工作的灵魂,我校始终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培养质量为宗旨,与时俱进,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不断突出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将之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    1 与时

3、俱进修订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于2000年全面实行学分制改革,实施弹性学制,给学生留出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按专业大类设置统一的学科基础课平台,拓宽了专业培养口径;建立了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学科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公共选修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从2005年开始,学校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一门研讨式课程,由科研成果丰硕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就不同专题与学生进行研讨。2009年,学校在新一轮培养计划中又提出通过“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模式,构建人文基础、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以及基本技能等有

4、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在宽口径的基础教育基础上强调各专业根据自身特色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实现“宽”与“专”的有机结合。  此外,通过实行课程分层次教学、选课制、优秀学生转专业、辅修专业(双学位)、“第二课堂”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等改革措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 构建层次分明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早在2000年就进行了开放性实验教学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总结、推广,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在实验教学经费、教师工作量、学生学分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2002年起,学校制订了大学生开展科研训练活动的规定,设立了大学生科研训练基金,资

5、助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将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纳入日常教学工作范围。2007年开始,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获得江苏省资助;2008年,我校成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  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学校在两年一次的教改立项工作中专项支持实验教学改革,重点资助本科培养计划中课程实验项目的更新与改造以及增设面向大学生开放的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科研成果和设备向教学实验转化的项目。通过建设,学校构建起了“基本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三个实践教学层次,以及“课程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集中综合性实验环节、开

6、放性实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六大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  层次分明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实验,从理论验证、加深理解,到综合设计、融汇知识,再到创新实践,知识、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多模块实验教学体系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理念,学生可以按照兴趣和自身特长选择开放性实验、大学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在研究探索中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近期,学校进一步提高了对实践环节的要求。新修订的2009级人才培养计划中要求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工科类专业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40%,理科、经管、文法类专业一般不少于30%。    二、稳

7、步推进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推进研究性学习  创新意识的启发与创新精神的树立是贯穿于所有教学环节的,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尝试学生参与教学各个环节,使学生在表达思想、分析问题、综合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模拟电子与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突破传统教室的限制,把课堂教学从教室搬到实验室,讲授理论的同时,学生直接动手实验,实地观察、亲身感受、验证理论、重现研究过程。  学校积极推进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教学模式。多门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对主要知识内容的讲授采用大班集中授课的教学方

8、式,保证了教学效益与效率。对于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和扩展性质的内容,则采用小班辅导的方法。学生针对某些问题与教师和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不仅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