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

ID:9725630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6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_第1页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_第2页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_第3页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_第4页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当今社会,文化生产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主要构成。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巨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因此,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分析,从而取长补短,推动本族文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比了中西文化,找出中西文化差异,包括思维模式的差异、道德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待人接物的差异,并浅析其成因。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能使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立于不败之地。  1.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1.1受社会背景的影响  众所周知,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

2、华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地统治人民,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输诸如普度众生、因果循环之类的思想。因此,人们为了能够来世成仙就今世行善,于是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  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形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  1.2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

3、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1.3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

4、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2.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2.1中西文化背景的异同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地区,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追根溯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的根源和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

5、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架构的核心。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这种文化,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富于冒险,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在社会组织中,以爱为其架构的内核。  2.2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

6、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3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相对于个人权益,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认为没有国那有家,没有家那有个人,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但也容易忽视个体利益,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经常委曲求全,牺牲自我,甚至付出惨重代价。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

7、民主政治的发展。  2.4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制度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

8、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