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化犯立法的理论根据

论转化犯立法的理论根据

ID:9725658

大小:7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5-06

论转化犯立法的理论根据_第1页
论转化犯立法的理论根据_第2页
论转化犯立法的理论根据_第3页
论转化犯立法的理论根据_第4页
论转化犯立法的理论根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转化犯立法的理论根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转化犯立法的理论根据一、转化犯研究的理论缺失在我国79刑法和现行刑法典中,均存有这样的立法例:行为人实施某一犯罪之时或之后,如果又出现了某种情形(后果、行为或方法),法律就规定不再以该罪定罪,而以刑法另一条文规定之罪定罪处罚。针对这一立法现象,我国一些刑法学者提出了转化犯的概念,并就转化犯这一犯罪形态进行过理论上的探讨。但相对于其他一些典型的罪数形态,刑法理论的关注还不是很充分,仍然存有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因为仅就关于转化犯的定义就有很多,且迄今仍未形成共识,择其主要者,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转化犯是由法律特别规定的,某一犯罪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另

2、一种更为严重的犯罪,并且应当依照后一种犯罪定罪量刑的犯罪形态。[1]333(二)转化犯是行为触犯了某一较轻的犯罪后,由于连带的行为又触犯了另一较重的犯罪,因而法律规定以较重的犯罪论处的情形。[2]  论转化犯立法的理论根据一、转化犯研究的理论缺失在我国79刑法和现行刑法典中,均存有这样的立法例:行为人实施某一犯罪之时或之后,如果又出现了某种情形(后果、行为或方法),法律就规定不再以该罪定罪,而以刑法另一条文规定之罪定罪处罚。针对这一立法现象,我国一些刑法学者提出了转化犯的概念,并就转化犯这一犯罪形态进行过理论上的探讨。但相对于其他一些典型的罪数形态,刑

3、法理论的关注还不是很充分,仍然存有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因为仅就关于转化犯的定义就有很多,且迄今仍未形成共识,择其主要者,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转化犯是由法律特别规定的,某一犯罪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另一种更为严重的犯罪,并且应当依照后一种犯罪定罪量刑的犯罪形态。[1]333(二)转化犯是行为触犯了某一较轻的犯罪后,由于连带的行为又触犯了另一较重的犯罪,因而法律规定以较重的犯罪论处的情形。[2](三)转化犯就是行为人出于一犯罪故意,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性质的转化而改变罪名的犯罪形态。[3](四)所谓转化犯,是指某一违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或者非

4、法状态持续过程中,由于行为人主客观表现的变化,从而应以转化后的犯罪定罪或应按法律拟制的某一犯罪论处的犯罪形态。[4](五)转化犯就是指某一犯罪符合一定的条件时,依照法律规定转化为另一种更为严重的犯罪的形态。[5]316(六)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种较轻犯罪(基本犯罪)已在未遂或既遂后,由于其特定的不法行为,而使轻罪转化为某一重罪,法律明文规定以转化后的重罪定罪量刑的犯罪形态。[6](七)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基本罪的危害行为过程中,由于出现特定的犯罪情节,而使基本罪的性质发生改变,转化为某一重罪,并且按重罪定罪量刑的犯罪形态。[7](八)转化罪是

5、指行为人在实施一个故意犯罪(本罪)的同时,或者在本罪造成的不法状态持续过程中,由于行为人实施了特定行为的结合,足以填充另一故意犯罪(转化罪)的构成,从而使行为人的行为符合转化罪的犯罪构成,并依照刑法的规定以转化罪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8](九)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些犯罪之时或之后,由于特定事实因素的出现,使整个行为符合另一犯罪的构成,法律规定以后一犯罪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9](十)转化犯是指刑法特别规定的,行为人在实施某一危害行为时,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种更为严重的犯罪,并应当依照后一种犯罪定罪处刑的形态。[10]441对于上述众多的观点,笔者无

6、意在此逐一评析,但通过粗略比较,结合学者们文中的论述,不难看到,上述观点基本表达了两个相同的结论:一方面,转化犯是轻罪向重罪的单向转化。即转化前成立的犯罪是较轻的罪,转化后成立的犯罪是较重的罪,惟有如此,才能凸现转化犯存在的立法价值——不放纵犯罪,体现罪责刑均衡原则,顺应人们朴素的公平正义意识。因此转化后犯罪的法定刑必然应高于转化前犯罪的法定刑①。另一方面,犯罪转化是依照法律明文规定的转化,此为转化犯的法定性,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这种法定性包括基本罪的法定性,转化原因的法定性,转化罪及处刑的法定性。具体表现在立法模式上,采用“犯……罪,……的,

7、依照本法第××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同时,通过归纳,上述关于转化犯理论的分歧与争议之处主要表现为:1.非罪行为(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向犯罪行为的转化,能否成立转化犯?2.犯罪转化的过程中,是否同时包括主观故意内容的转化?换言之,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否依据转化后的犯罪(转化罪)②去认定和要求,如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必须具备抢劫罪的主观目的才能构成?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是否必须具备杀人的故意才能转化为故意杀人罪?3.犯罪转化的基础是否以法定的转化原因与基本行为的结合满足转化罪的构成要件为必要?对于上述第一个分歧,即转化犯包括违法行为向犯罪行为的转化的观

8、点,多数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笔者也认为该观点有待探讨。首先,从转化犯概念提出的由来而看,主要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