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媒介文化

今天,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媒介文化

ID:9727673

大小:7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5-06

今天,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媒介文化_第1页
今天,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媒介文化_第2页
今天,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媒介文化_第3页
今天,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媒介文化_第4页
今天,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媒介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今天,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媒介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天,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媒介文化摘要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媒介文化对此负有神圣的责任与使命。对此,要充分认识媒介文化的文化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民本意义、权力意义。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公信力强、文明和谐、与时俱进、富有创新力的媒介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和谐文化、媒介文化、媒介公信力、小康社会、文化创新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胡

2、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现代社会把人们置于一个被媒介信息包围的文化之中,各种文化纷至沓来。仅就电子信息文化而言,诚如由陈默概括的:瞬间性的速度文化、空间性的数量文化、大众性的消费文化、视觉性的感官文化、流动的流行文化、非中心的多元文化、平面文化、整

3、合文化、同质文化等。在这样一种文化背境、信息环境下,我们应该建构什么样的媒介文化?特别是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本文试图从如何认识、理解媒介文化,建设媒介文化等两个方面提出一点看法。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最为典型的莫过克莱德·克拉克洪在其《人类之镜》中用近27页的篇幅把文化定义为:(1)“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2)“个人从群体那里得到的社会遗产”;(3)“一种思维、情感和信仰的方式”;(4)“一种对行为的抽象”;(5)就人类学家而言,是一种关于一群人的实际行为方式的理论:(6)“一个汇集了学识

4、的宝库”;(7)“一组对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标准化认知取向”;(8)“习得行为”;(9)“一种对行为进行规范性调控的机制”;(10)“一套调整与外界环境及他人的关系的技术”;(11)“一种历史的积淀物”。最后,或许是出于绝望,他转而求助于比喻手法,把文化直接比做一幅地图、一张滤网和一个矩阵。而马克斯·韦伯则提出了这样的文化概念,他认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克利福德·格尔茨也认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澳大利亚的约翰·多克在评价后现代主义时是这样说的,“后现代性,也就是后

5、工业时期,是一个信息、电脑、大众媒体、大众传播的年代。”  如何理解当下媒介文化的文化意义,我以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认识媒介与文化的共生性问题。当下中国的媒介文化与大众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共生共荣、亦此亦彼的关系。今天的大众文化,从形式到内容,均是依媒体而存在,依媒体而发展。英国的尼克·史蒂文森在谈到大众媒介与文化的关系时曾这样说:“许多现代文化是依凭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各种各样的媒介传播着古典的歌剧、音乐、关于政客私生活的庸俗故事、好莱坞最新近的流言蜚语以及来自全球四面八方的新闻。这已深刻地改变了现象学意义上的现代生活经验,以及社会权力的网络系统”。因此,我们在研究当代文化的同

6、时,一定要关照大众媒介本身,从大众媒介自身传播特征的转变,及对当代文化的重要影响做出深刻分析。尤其是当大众媒介自身制造与传播的文化形式越来越多,以至成为大众文化的主体甚至成为大众文化全部的时候。    2 媒介文化的政治意义    媒介文化的政治意义,更多是在国家工具的语境下看待的,突出表现为媒介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这种政治化,一般是通过政府议程设置去巧妙实现的。李普曼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虚拟环境”的概念,它强调在今天(此处的今天是指20世纪后半叶)人们已经无法直接检验和直接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别是对那些超越个体视影与直接感受的事物外,人们只能间接地从新闻机构对通过议程设置提供给的文本

7、内容去认识事物。而阿多尼和梅尼则从媒介建构“真实”的角度提出,通过客观真实、符号真实、主观真实等三个“真实”的概念,在议程设置的框架下精心设计出一个现实之外的媒介世界,以改变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  媒介、媒介传播,不仅仅是对人们生存环境和虚拟环境的一种营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它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对受众认知社会、判断事物,产生重要影响力。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GayeTuchman)说,制造新闻的行为,就是建构事实本身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建构事实图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