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梅毒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潜伏梅毒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ID:9729878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6

潜伏梅毒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研究_第1页
潜伏梅毒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研究_第2页
潜伏梅毒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研究_第3页
潜伏梅毒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研究_第4页
潜伏梅毒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潜伏梅毒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潜伏梅毒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研究关键词:梅毒;潜伏;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潜伏梅毒患者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402例梅毒患者中152例潜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潜伏梅毒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期、就诊原因、血清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的特征。结果潜伏梅毒占梅毒发病率的37.81%。女性比男性多发,婴幼儿及老人发生率高,病期长,均为其它各种筛查确诊而发现。潜伏梅毒TRUST滴度较低,1:4以下占82.23%。潜伏梅毒治疗血清阴转率偏低。结论潜伏梅毒由于受其临床特征影响,早期常被漏诊,危害性大。因此,加大性病知识宣传力度,采取

2、多渠道梅毒血清学筛查是降低患者的危害性及控制梅毒流行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梅毒;潜伏;临床分析  Analysisofclinicalfactorsassociated402syphilispatientsandthefactorsassociatededicalreason,serologicaltestandtreatmentofpatientsalesalesandhigherinthebabiesandinfantsthanthatoftheelderly.ThetiterofLatentsyphilisTRU

3、STentisdiagnosisfrequentlyoccur.Therefore,theworkofpropagandabestrengthenedandvariousserologicaltechniquesbeusedforcontroltheprevalenceoflatentsyphilis.  Keywords:Syphilis;Latent;Clinicanalysis  近几年来,潜伏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1]。潜伏梅毒虽然没有症状,但其危害性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潜伏梅毒可成为复发性梅毒[2],也可进展为三期

4、梅毒,给病人带来不可逆的严重损害。为探讨潜伏梅毒患者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现对152例潜伏梅毒患者进行了临床相关资料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2002年6月~2005年6月期间确诊的梅毒患者402例,其中潜伏梅毒152例。诊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防疫司编写的《性病防治手册》。梅毒患者血清学检查采用TRUST(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制剂)及TPPA(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制剂),按操作手册进行。潜伏梅毒患者均否认曾有梅毒病史,所有患者血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均阴性。  1.2方法收集

5、402例梅毒患者中152例潜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潜伏梅毒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期、就诊原因、血清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的特征。统计学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潜伏梅毒发生率402例梅毒患者中,显性梅毒250例,潜伏梅毒152例,潜伏梅毒占37.81%。  2.2潜伏梅毒与性别402例梅毒患者中,不同性别潜伏梅毒的发病情况237例男性梅毒患者中,潜伏梅毒78例,占梅毒发病率的32.91%,而165例女性梅毒患者中,潜伏梅毒74例,占梅毒发病率的44.85%,男女在潜伏梅毒发病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398,P&

6、lt;0.05)。  2.3潜伏梅毒与年龄402例梅毒患者中,不同年龄潜伏梅毒的发病情况见表2。在152例潜伏梅毒患者中,年龄最小为1个月,最大为79岁。从表2中可以看出,小于1岁的发病率较高,11岁以上的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潜伏梅毒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5.41,P<0.01)。  表1不同年龄潜伏梅毒的发病情况比较(略)  2.4潜伏梅毒与病期根据WHO及我国规定:感染时间2年以内为早期潜伏梅毒,2年以上为晚期潜伏梅毒。在152例潜伏梅毒中,早期潜伏梅毒46例,晚期潜伏梅毒36例

7、,不明70例。  2.5病人确诊途径在152例潜伏梅毒中,因其它性病进行筛查而被诊断者57例(37.5%),性伴检测出梅毒而追踪发现31例(20.39%),多次自然流产而来诊16例(10.53%),产检发现10例(6.58%),其它疾病住院时筛查16例(10.53%),献血时筛查12例(7.89%),婚检筛查10例(6.58%)。  2.6潜伏梅毒血清学检查152例潜伏梅毒中,TRUST1:1有37例(24.34%),1:2有36例(23.68%),1:4有52例(34.21%),1:8有20例(13.16%),1:16

8、有4例(2.63%),1:64有3例(1.98%)。TPPA均为阳性。潜伏梅毒血清学检查滴度较低,1:4以下占82.23%。  2.7潜伏梅毒的治疗情况152例潜伏梅毒患者均采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肌肉注射,每周一次,共三周。治疗后三个月复查,31例TRUST阴转(20.39%),6个月复查,又有9例血清阴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