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

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

ID:9733271

大小:6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06

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_第1页
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_第2页
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_第3页
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_第4页
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审计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在我国积极推行金融体制改革的当下,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内部制约与风险管理是从最高领导层、管理层到每一名员工都关注的理由,对于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部门来说更是责无旁贷,内部审计须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策略,审查和评价组织业务活动、内部制约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面对来自两方面的风险压力:一是组织内部发生错报的压力,机构内部制约设计与执行的效果成

2、为影响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二是内部审计师因审计失误所引发的审计风险压力。本文通过对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的阐述,探讨形成审计风险的理由,为进一步提出规避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策略奠定基础。  【关键词】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特征及表现理由分析  一、审计风险概述  内部审计作为金融机构一种自我制约、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调整的手段,是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内部管理的工具,也是保障金融机构有效运转的重要基础。目前对于审计风险内涵及实质的探讨至今未有定论,下面是关于审计风险的相关综述。  审计风险是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国际审计标准第200号)。审计人员对

3、于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无意地未能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制约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17号,2005)。内部审计师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制约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2006)。  国内学者胡春元认为审计风险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陷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符而产生的损失或责任风险,而且包括经营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

4、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谢志华指出审计风险实质是审计结论的错误导致投资人(或审计委托人)遭受损失而必须由审计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以至刑事责任。张楚堂认为审计风险指在特定环境下由审计师不恰当的审计行为引起,并给审计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国内文献一般将广义审计风险描述为审计职业风险与工作风险,前者由审计师职业特征决定,后者也就是通常说的狭义审计风险包括审计主体的审计工作风险和审计客体的经营管理风险等。  二、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表现形式  (一)审计风险特征  1.客观性。审计因为受托责任的存在而产生,因为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内部审计亦是同样道理。金融机构的领导层(董事会)即为委托人

5、,管理层为人,内部审计则是扮演受托人角色对组织管理层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避开或降低人机会主义行为,由此可见,内部审计从产生就存在“先天”审计风险,这种受托责任的存在是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主导因素。从审计采用的抽样策略角度来讲,由于样本特性与总体特性或多或少存在误差,即使审计师采用详细审计策略避开抽样误差也会因为业务的复杂性、管理人员道德品质以及审计师自身判断等因素存在审计结果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审计风险贯穿整个内部审计工作。  2.潜在性。内部审计风险虽然客观存在但其是否发生以及产生的影响都不能确定,更无法衡量。因为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并

6、非必定发生,这就从金融机构自身层面降低了内部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审计师而言,如果其在职业上不受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则即使工作出现重大失误也不会追究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再者虽然审计师受到执业准则的约束且发生偏离客观事实的行为,但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财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能够被报表使用者接受,那么这种审计风险同样是隐性的并没有转化为实在风险。因此,审计风险的这种潜在特征同时也意味着审计风险需要一个显化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受审计法律环境、审计内容、审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的影响。  3.可控性。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内部审计师在日常工作中畏手畏脚,现代审计发展趋势从制度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

7、的过程表明审计风险是可控的。由于金融机构释放的风险较高,内部审计更应该关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制约,审计师可以通过充分了解业务流程、增加审计程序等有效手段来合理评价金融机构存在的固有风险与制约风险,进而达到降低审计检查风险的目的。  4.侧重检查风险。金融机构不同于其他企业,作为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其自身具有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等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艰巨性。金融机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