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兴趣的点滴体会

培养阅读兴趣的点滴体会

ID:9733439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7

培养阅读兴趣的点滴体会_第1页
培养阅读兴趣的点滴体会_第2页
培养阅读兴趣的点滴体会_第3页
培养阅读兴趣的点滴体会_第4页
培养阅读兴趣的点滴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阅读兴趣的点滴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培养阅读兴趣的点滴体会【摘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教师、文本融为一体,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①精选内容,诱发兴趣;②巧设悬疑,引发兴趣;③创设情境,激发兴趣;④组织主导,启发兴趣。【关键词】培养;阅读;兴趣【Abstract】Languagecoursesinreadingisextremelyimportanttostudythecontentsofteachinginreading,therearemultipl

2、edialoguerelations,butthecenterofthedialogueforeachindividualstudent.Hoyandindependence.①Featuredcontentinducedinterest;②Cleversetsuspense,triggeringinterest;③Createcontexts,tostimulateinterest;④Ledtheorganizationtoinspireinterest.【Keywords】culture;reading;interes

3、tin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教师、文本融为一体,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视野,激励学生用心钻研,攻可难关。不可想象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仅凭毅力,可以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数百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即使完成,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怎样使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1精选内容,诱发兴趣小学生好奇心理强,童稚天真,可塑性强。根据其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恰当地

4、选择一些浅显的阅读材料,就会诱发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吸引他们去读、去想、去感受,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紧扣“贴近学生实际”这一原则,精批细选阅读内容。如低年级学生入学时间短,我就为他们选取浅显的寓言、童话、童谣、儿歌等,让他们能读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帮助。同时寓言的短小精练,童话的离奇曲折,又激起了他们阅读欲望和兴趣。对中年级学生,则根据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采取“课后阅读”的方式,结合课文的学习,向学生推介革命英雄故事、科学普及读本《十万个为什么》、古诗、现当代中短篇小说《百合花》《我的第一个上级》

5、等。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的巩固升华,而且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高段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课文内容也更加丰富,为之推介的范围也相应加宽,除了散文、诗歌外,还可有名著,如《红岩》、《水浒传》等和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安徒生童话选》等。让学生在读中学会读书,由读文进入悟理、悟情的境界。2巧设悬疑,引发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激起他们阅读的欲望与兴趣,要强调学生边读边想,在“想”字上下功夫,学会设疑,找准疑点,探求释疑途径。(1)对题目设疑。如《爬山虎的脚》——爬

6、山虎是植物,它为何有“脚”呢?(2)对课文中重复的词语设疑。如《林海》。(3)对课文中句式选择设疑。如《草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地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指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4)对课文结尾设疑。“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永生的眼睛》为什么把女儿的年龄放在文章的结尾。(5)对课文内容安排设疑。(6)对标点设疑。如《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为什么要加引号?(7)对课文中人物行为设疑。(8)对文中人物语言设疑。如《落花生》一文,父亲

7、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哪些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9)对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设疑。《梅花魂》一文,“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外祖父”为什么哭了?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10)对景物的描写设疑。《鸟的天堂》中,为什么前面只写树而不写鸟?此刻,教师进行有机组织,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人人积极参与其中,并善于与他人合作,这样学生既获得了锻练的机会,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

8、兴趣。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通过音乐、图画、录像、实物、道具、表演、游戏以及绘声绘色的教学语言,创设气氛,使学生感到“课伊始,趣即生”,激发学习兴趣。3.1实体情境。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理解,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常识性课文教学。如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