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论文

浅谈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论文

ID:9734244

大小:6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7

浅谈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论文_第1页
浅谈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论文_第2页
浅谈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论文_第3页
浅谈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论文_第4页
浅谈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论文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柏拉图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其独特的魅力在今天仍具有借鉴作用。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本质是哲学与政治的结合,这其实是指理性、知识与政治管理的结合,而非以权力为核心的政治统治观念。从“哲学王”思想的内容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入手来对其进行评价,可见哲学与政治的重要作用。【关键词】柏拉图;哲学王;批判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

2、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对于西方的政治学甚至整个文化的发展,无疑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只有启蒙所形成的“开放洞穴”使政治成为可能,也使得“政治哲学”成为必要,进而使得哲学与政治,睿智的认识与实际的行动形成合力。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哲学中最核心的学说之一。在《理想国》中,他从“正义”出发构建了哲学王统治的城邦国家,通过洞喻故事把正义城邦何以可能的理由转化为囚徒解放理由。囚徒解放既涉及囚徒个人的解放,更重要的是囚徒群体的解放。前者的核心是困境中的某个囚徒走出洞外成为自由人,即哲学家的造就理由;后者是这个哲学家重返洞内去解救同伴,

3、从而使自己转变为哲学王的理由。如何造就哲学王以及哲学王如何建构正义城邦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主题。不过,柏拉图在论证这一主题时,其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转变,并逐渐把教化与强制、统治与、正义与法治联系了起来,以构建他的正义城邦,作为对现实腐败的城邦政治的批判。一、“哲学王”思想的渊源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的他是政治的拥护者。不过,公元前431-404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长达28年的战争,使得雅典的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人口锐减,传统的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在这种社会矛盾纷呈的状

4、况下,政体的弊端日益暴露:民众们虽然参与城邦政治,但却不知怎样参与,多数是凭借个人的好恶来做决定,这就容易被极少数政治家利用做出一些不明智的决定,再加之个中理由,雅典战败,文明的繁荣时代也宣告终结。之后“三十僭主”政体乘机取代了雅典的政体,这些僭主中一些是柏拉图的亲戚和好友,他们曾经邀请他一起执政。最初,柏拉图对于新政体抱有好感,认为当政者是在进行改革和公正地治理国家。但是,随后的发展却使柏拉图看到僭主政治并没有给国家带来正义。苏格拉底作为公民被推选为五百人大会议员,雅典人要集体审判十将军,因为他们由于风暴没有注意运回阵亡的士兵尸体,当时诸多议员

5、迫于压力,只有苏格拉底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坚持十将军无罪。此外,苏格拉底还曾受三十僭主的胁迫,要他判萨拉米斯的赖翁死刑,但苏格拉底坚持不去行不义。[1]这使得柏拉图放弃了对于僭主政体的希望。苏格拉底之死对柏拉图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公元前399年,一个年轻人在雅典状告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神并引进新神,败坏青年。苏格拉底在法庭上面对500人的陪审团做出申辩。柏拉图的《申辩篇》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这一过程,这篇对话虽然是苏格拉底的申辩,却可以被看作苏格拉底与城邦的对话。实际上,苏格拉底本可以采用修辞或缴纳一笔罚金搏得法官们的同情,但他把法庭上的申辩变成了

6、他在雅典城邦面前的哲学陈述,即哲学在政治面前的申辩,结果处处惹恼法官,以至于本来根本不会判处死刑的案子,法官只能照死刑宣判。我们可以从柏拉图那里看到哲人苏格拉底在城邦中的形象。第一,苏格拉底是一只牛虻(《申辩篇》),他要不时叮咬城邦,使城邦处于不断深思和反省中;第二,苏格拉底是助产士(《泰阿泰德篇》),他要帮助人们净化他们的意见,去除那些未经反省的偏见;第三,苏格拉底是一支电鳐,他总是不断使自己处在瘫痪状态中,也使别人感到困惑(《美诺篇》)。[2]也就是说,尽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管苏格拉底仍然处在城邦的空间

7、中,但其思想可以摧毁各种既定的标准,瓦解城邦的,而当思想的飓风吹到城邦时,不仅唤醒沉睡的城邦,使人们冷冻的思想解冻且会彻底击碎普通人对生活的信念。城邦也就不可避开的会对作为智者的苏格拉底产生不满。显然,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在哲人苏格拉底这里处在紧张的冲突中。柏拉图也从此放弃对政治的追求转向对哲学的研究。这样的经历,促使柏拉图开始深思治理国家的人以及他们的习俗和法律。既然人的品性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所以柏拉图认为,要改造现实的不良政治就必须从改造人的品性入手,而且只有哲学家才能承担这个使命,只有哲学家获得政权或政治家成为哲学家并对个人和城邦进行改造,

8、才能使个人和国家达到善。另外,柏拉图在自己的亲身游历中,结识了塔仑它木城邦的政治领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阿启泰,塔仑它木的政体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