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缘板5+2学说构件分析

区域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缘板5+2学说构件分析

ID:9737936

大小:6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7

区域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缘板5+2学说构件分析_第1页
区域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缘板5+2学说构件分析_第2页
区域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缘板5+2学说构件分析_第3页
区域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缘板5+2学说构件分析_第4页
区域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缘板5+2学说构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缘板5+2学说构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区域旅游经济基础理论“缘板5+2学说”构件分析  回顾我国发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区域旅游合作的创议期;二是20世纪90年代,区域旅游合作的推广与反思期;三是当前新一轮区域旅游合作的兴起期。纵观旅游区域合作的历史脉络,到底是基于哪方面的因素才能促进区域旅游合作成功呢?这就是缘板理论。  缘板理论中的缘是指山缘、水缘、地缘、人缘、文缘。用新的视角予以观察,即山脉、水脉、地脉、人脉、文脉,即“缘5理论”。山脉、水脉、地脉是自然地理概念,很容易被人理解,而人脉是指基于自古以来社会生产、生活等社会联系基础上形成的人际交往关系和交往氛围。对于“文脉

2、”的概念。著名旅游地理学家陈传康最早下过一个经典定义,他认为“所谓文脉,是指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所谓板,是指经济板平化和经济板块化两个方面,即“板二理论”,其涵义是基于某个区域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由此而产生的作物布局、品种适应和耕作习惯,有着传统的贸易往来和物资集散的渠道及由此达到经济地理条件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城乡结构、城乡居民规模比例类似、城市化水平相当、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相当、经济发展模式趋同。缘板理论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更是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一、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1、地形和地质  地形和地质决定景观的地表形态与结构。不同的地形可以提供不同的野外旅游活动场所,它们各自有独特的性质和形态。例如,石灰岩洞穴提供了进行探险的场所和形态美,石质山峰提供了人们进行攀登活动的场所,侵蚀丘陵地形提供了观赏风景的场所和各种不同的形态等等。  地形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内力作用指大地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对地壳的作用,主要由这种作用所形成的地形为内力地形。外力作用指大气、水和生物等对地球表面进行风化、侵

4、蚀、搬运和堆积的作用。在内力地形基础上,通过特别突出的外力作用进一步塑造所形成的地形为外力地形。  陆地上的主要内力地形包括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陆地上的主要外力地形包括喀斯特地形、沙漠地形和风蚀地形、黄土地形、丹霞侵蚀地形、冰川地形等。  地形所以能具有旅游魅力,一是它们的相对高度引人入胜,二是变化万千的形态体现出自然美,三是与其他景观要素相配合可构成不同风格的多种景色。  最重要的旅游地形有:  ●山地和丘陵  ●峡谷  ●高原、平原和盆地  ●沙漠、风蚀地形和黄土地形    2、地貌  ●流水地貌: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河流地貌;准平原与山麓面。  ●岩溶(喀斯特)

5、地貌:岩溶作用;岩溶地貌;岩溶地貌地带性。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风沙作用;风沙地貌;黄土与黄土地貌。    3、气候  与旅游需求有关的气候特征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享受度假期间考虑的一个因素,旅游者总希望气候条件使他们感到舒适或比较舒适。主要有:  ●阳光、气温和相对湿度  ●风  ●降水量和降水季节  ●云量  ●大气中的水分:大气湿度;蒸发;凝结;水汽的凝结现象;大气降水。  ●天气    4、海水、陆地水  河流和湖泊是陆地水的主要形态,在旅游景观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其最活跃的要素之一。  ●海水的运动:潮汐与潮流;海洋中的

6、波浪;洋流;水团运动。  ●海岸与海底:海岸地貌;海岸分类;海底地貌;海底沉积物。  ●河流:河流、水系和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  ●地下水  ●湖泊与沼泽  ●冰川    ●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类型  ●陆地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6、地域分异、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  ●地域分异规律:景观及其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全球性和全大陆、区域性、中尺度、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自然区划:主要是我国的自然区域的划分  ●土地的分级、分类:土地的分级和分类;土地的评价  

7、●土地结构    7、人类的存在及其活动  在地球表面,许多自然植被已经由于农业、林业和牧业活动而被改变,都处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之下。从英国低地以篱笆封闭起来的小田园景观,到中国黄土高原的梯田化山坡,到北美洲湿润草原巨大的开阔景观等,这些由于人类与土地自然特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景观,各自有不同的规模。    二、社会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政治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各种政治要素及其运行所形成的环境,它包括五个方面:国家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性团体、党和国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