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综合布线系统线缆选择

浅析综合布线系统线缆选择

ID:9740295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7

浅析综合布线系统线缆选择_第1页
浅析综合布线系统线缆选择_第2页
浅析综合布线系统线缆选择_第3页
浅析综合布线系统线缆选择_第4页
浅析综合布线系统线缆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综合布线系统线缆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综合布线系统线缆选择~教育资源库  摘要  文中阐述了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综合考虑的各种因素,论述了线缆选择与系统的增长性、灵活性、可扩展性,探讨了信息网络系统布线的电磁兼容性。  一.概述  布线是信息网络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布线系统设计人员必须根据网络的特性、线缆性能、系统总投资综合规划设计。因网络布线系统设计不佳造成的网络性能不良,使得系统性能价格比下降在布线系统设计中是最常见的,同时代价也是非常昂贵的,因此优化网络布线设计是保证信息网络具有高质量、高性能的基础。  线缆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但在布线

2、系统中应首先确定是使用线缆的类别和布线的结构(屏蔽线缆、非屏线电缆、光缆,还是将它们接合在一起使用)。线缆通常使用带有绝缘层的导线并使用一层或多层塑料外皮。而线缆中通常由2到1800个线对组成。大对数线缆通常用于主干布线系统,它们特别适合在话音和低速率数据应用中使用。这些线缆在干线和水平(集线器到桌面)布线系统应用中的最大长度在国际标准ISO/IECIS11801中有详细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最大长度限制适用于所有的媒介。它们并没有考虑由于网络使用的线缆类型和协议类型的不同而造成性能方面的差异的影响。实际上,最大线缆长度将取决于系统的

3、应用、网络类型和电缆的质量。  表1传输频率与传输速率的区别3类UTP4类UTP5类UTP超5类*传输频率MHXZ1620100200600传输速率Mbps1016155100*  在确定线缆类型前,对线缆走线的可用空间进行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尺寸、重量和屏蔽灵活性等因素主要取决于线缆是否采用金属箔或编制护层,以及电缆中使用了多少导线。这些因素与线缆所使用的屏蔽、反射材料一起将决定线缆对抗电磁干扰(EMI)能力。在选择线缆之前,考虑线缆使用的屏蔽、反射材料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最近几年中,对非屏蔽双绞线(UTP)的研究取得的突破使得

4、它们可以在622Mbit/s或更高的传输速率上传输数据。这样就使得人们可以在原来只能使用屏蔽型线缆的应用中使用这种价格更低、体积更小的线缆。UTP线缆通过将线缆线对进行更紧密的匹配来减小EMI干扰。这种线缆被称为平衡电路。在理想的平衡电路中,导体中引入的噪声电压的和是零,这样线对之间的信号传输将没有干扰。然而这种理想情况是无法完全实现的,线缆的信噪比(SNR)是用来测量线缆中在存在噪声信号的情况下信号质量的指标。屏蔽线缆中由于存在屏蔽,因此它的平衡特性较差,因此良好的屏蔽完整性和良好的接地对屏蔽线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质量的UTP线缆在

5、不需要接地或整个电路不需要屏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良好的平衡电路特性。  由于光纤通过光波传输信号,因此它不受任何形式的电磁屏蔽影响。在传输速率要求超过155Mbit/s和需要更长传输距离的应用中,光纤通常是最佳选择。光纤具有体积小、耐用等优点,但目前它的成本要比其他类型的线缆高。大多数在局域网中使用的光缆是多膜光纤。它比高性能的单膜光纤更容易安装。在大多数网络中,一般都采用光缆作为干线,而使用UTP线缆用来水平布线。然而,随着通信速率的提高和设备价格的下降,使用光纤直接到桌面的网络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对于那些由于受安装时间、空间或其他限制而

6、不易安装电缆的系统来说,无线局域网可以作为一种可替代的方案。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无线电波替代物理连接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它们特别适合于在老建筑物中网络的安装。  二.线缆选择  2.1传输频率与传输速率  传输频率和传输速率是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中接触最多的两个基本概念。线缆的频带带宽(MHZ)和线缆上传输的数据速率(Mbps)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MHZ表示的是单位时间内线路中的信号振荡的次数,是一个表征频率的物理量,而Mbps表示的是单位时间内线路中传输的二进制位的数量,是一个表征速率的物理量。传输频率表示传输介质提供的信息传输的基本带宽

7、,带宽取决于所用导线的质量、每一根导线的精确长度及传输技术。而传输速率则在特定的带宽下对信息进行传输的能力,衡量器件传输性能的指标包括衰减和近端串音,整体链路性能的指标则用衰减/串音比ACR来衡量。带宽越宽传输越流畅,容许传输速率越高。网络系统中的编码方式建立了MHZ和Mbps之间的联系,某些特殊的网络编码方案能够在有限的频率带宽度上高速的传输数据。一般情况下设计者关心的是特定传输介质在满足系统传输性能下的最高传输速率,以下通过表1来直观地体现二者的区别。  选型应根据系统的技术性能、投资概算、产品工程业绩以及售后服务质量等加综合考虑。

8、Cat5+和Cat6的选择:对于Cat5+所测试的参数极限与实验的数据已经相近,超五类系统可以支持千兆以太网的运行,而且不同厂商的Cat5+系统之间可以互用。Cat6价格较之Cat5+昂贵,但其带宽却扩大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