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ID:9741204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7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_第1页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_第2页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_第3页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关键词】依达拉奉;尼莫地平;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其发病机制复杂,系由多种脑损伤机制参与其病理发展过程,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而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区的神经保护治疗一直是神经科临床热点问题。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对脑缺血时神经细胞膜所产生的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保护脑组织尽可能少受各种代谢毒物的损害,从而改善预后。我们对2007年5月~2009年8月间51例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及尼莫地平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2、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5月~2009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97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并排除出血性脑卒中,且符合下列条件:①发病72h内入院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疾病者除外;③首发或既往有发病史但无明显后遗症的再发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例,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38~79岁,平均(64.1+10.3)岁,对照组46例,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39~78岁,平均(62.7+11.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评分、病变部位、发病时间及治疗前

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中成药(银杏叶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并发症等治疗,并对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根据病情需要加用控制降压、降血糖、调脂等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天2次,30min滴完;尼莫地平注射液12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每小时约0.5~1mg,并监测动态血压,通过调节滴数,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每天1次,共用10天后,改为

4、口服每次40mg,每天3次。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治疗过程中每两天进行一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评分以第15天为准。  3.观察指标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评价临床神经功能,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及凝血功能变化。  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分[1]。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计算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依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程度)及治疗后总的生活能力状况(病残程度)评定疗效: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5、%~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内;恶化:功能缺损增加在18%以上;死亡。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显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  5.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1.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7%,显效率为60.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7%,显效率为32.61%,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8(P<0.05)和7.70(P<0.01)。见表1。治

6、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5)。见表2。表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表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2.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例在用药第8天出现抽血及注射部位皮肤瘀斑,经复查凝血功能发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9.2s),血常规PLT下降(91×109/L),即予停用依达拉奉及阿司匹林,同时密切观察有无新的瘀斑、瘀点,牙龈出血、鼻衄等,但经观察均未发现以上现象,且原瘀斑渐消失,1周后复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LT恢复正常;有2例血清Scr轻度升高,分别为123μmol/L、136μmol/L,对照组有

7、1例BUN升高(11.2mmol/L),未经停药而在治疗15天后复查肾功能均能恢复正常,故也不除外用脱水药或其他药物引起。讨论脑卒中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主要疾患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占60%~80%。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循证医学表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方法是超早期溶栓治疗和卒中单元的实施,但受时间窗和药物的限制,溶栓治疗尚未广泛应用,故卒中单元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超过6小时后,在不可逆的缺血中心部位周围存在半暗带区,血流恢复后,一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