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

试论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

ID:9741297

大小:91.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5-07

试论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_第1页
试论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_第2页
试论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_第3页
试论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_第4页
试论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台湾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1945年8月至新世纪的台湾文学思潮,包括孤儿意识、战斗文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左翼乡土文学、台湾民族文学论、后现代主义文学、二·二八论述、后殖民论述、升起酷儿旗帜等。这里有统“独”之争,也有与政治关系不大的。正是这一系列思潮的载沉载浮,推动了台湾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台湾文化;台湾文学;文学思潮;统“独”之争  1006-0677(201

2、3)3-0089-11  孤儿意识  地方意识。吴浊流二战末期返台从事地下文学创作时所写的著名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以表现台湾人的历史命运为主题,并用“孤儿意识”生动地刻画出台湾人民无法掌握自我命运的无奈与哀痛。作品写主人公胡太明在战前到了大陆,中、日开战前夕被中国人怀疑为日本间谍而将其逮捕,后得到中国学生的暗中帮助逃回台湾。台湾人在中国与日本之间“两边不是人”的“孤儿意识”,由此得到生动的体现。“台独”评论家借此大做文章,如彭瑞金认为台湾人与大陆人“其历史与现实价值认同上有永难谐和的鸿沟……台湾

3、人必须认清自己是天朝所弃的孤儿”,不能对“祖国”抱幻想,应自主奋斗下去。而统派评论家吕正惠认为“孤儿”是对战争时期台湾人处境的描写,这种描写不代表吴浊流的态度。通过塑造曾君这个人物,暗示台湾人应投身于中国的抗日洪流中,因为这是使“孤儿”回归母亲、台湾回归祖国,事关台湾人命运的大事。  人民文学论  左翼论述。欧阳明(蓝明谷)于1947年11月7日发表《台湾新文学建设》的文章中,将该年底的形势概括为“人民的世纪”、“和平建设”和创建民主的时代。1946年6月,国共内战在国民党挑衅下全面爆发,违背了人民要

4、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愿望。到1947年,大陆的学生、市民、知识分子掀起了反内战、要求和平建国、反对独裁专制、呼唤民主改革的全国性学生运动和国民运动的浪潮。据石家驹的说法,欧阳明上述观点如果离开当时的时局,是无法理解的。在广泛人民的反战、和平、民主化运动的波涛中,欧阳明提出文学要走向人民群众、文学要为人民、文学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战斗的内容”:在形式上,应采取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这种“人民文学论”在《新生报》“桥”副刊关于台湾新文学建设一年多的争论中,为多人提起,有所共识而从无异议。

5、这一左翼论述,与大陆1949年人民文学主流话语遥相响应。  三民主义文学  官方论述。张道藩歪曲孙中山所建立的政治伦理信条三民主义,把台湾的文艺运动纳入“反共抗俄”的轨道。他在1950年代说:“以反共抗俄为内容的作品,即是三民主义的文艺作品。不仅可以消除赤色共产主义的毒素,而且导引国民实践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文艺的创作策略,张道藩认为应是写实主义:不能光描写大陆的所谓“黑暗”,还要写出所谓“大陆的重光”,三民主义工的世界观,应是“即不偏于唯心,复不偏于唯物”的“唯生论者的世界观”。张道藩企图

6、用大众化、通俗化的形式来宣传三民主义,用行政手段要求作家把三民主义的写实主义作为最高的创作准则。当时的三民主义文艺论的鼓吹者除张道藩外,尚有任卓宣、王集丛等人。1980年代后,随着强人政治的瓦解和党外势力的兴起,三民主义文化霸权论述很快走向式微。  战斗文艺  官方论述当代台湾文学思潮掠影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战斗文艺按《军中文艺》作家的说法,“凡是富有教育性、人情味,以及可以启发爱国思想和激励战斗精神的文艺作品,都可以名之战斗文艺。”其内容“应该具有战斗性、团结性、积极性、创造性,

7、概括来说,凡能增强战斗精神和坚定反共意志的作品,就是战斗文艺。”1955年元月,蒋介石正式出面号召作家创作战斗文艺。部分由大陆去台的文人,相继创作了一批向中国共产党“战斗”的小说:《马兰自传》、《红河三部曲》、《华夏八年》、《近乡情怯》、《幕后》、《莲漪表妹》、《滚滚辽河》、《旋风》、《蓝与黑》,写战斗诗与战斗歌词的作家亦不少。随着国民党“反攻大陆”神话的破产,这种战斗文艺理论及其公式化作品遂在1950年代后期急剧衰微,再无法与后来兴起的现代主义及乡土文学潮流抗争。  现代主义文学  舶来文学思潮。从

8、1954年起,现代主义之风劲吹台湾文坛。它不同于战斗文学的精神气质而着重于现代的感受性,创作方面出现了未来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等流派。这在诗歌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现代诗社”极端前卫,“蓝星”诗社比较温柔敦厚,而“创世纪”诗社1959年以后大量接收“现代派”人马及其反传统的创作观念。在这些现代派诗群中,纪弦、郑愁予、罗门、余光中、洛夫等人强调反传统、强调反理性,为刷新诗艺做出贡献。现代派小说也紧跟在新诗后面出现。小说家们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